第1页共5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6页矿山环境与安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郑怀昌2781765Email:hczheng@sdut.edu.cn环境:一般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安全:是指没有危险或不受威胁的状态第一讲绪论2010年紫金矿业选矿废水泄漏事件,造成了周围水体的严重污染2005年河北邢台康立石膏矿矿难导致37人死亡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了环境污染、发生了许多伤亡事故,作为一个采矿工作者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第一讲绪论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矿山环境现状关于矿山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课程性质与学习要求第一讲绪论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全国安全生产情况全国各类安全事故平均每年70万起以上,死亡在12-13万人左右(05年127089,06年112879),事故构成中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死亡,平均每年10万人,占死亡人数的近78%左右,工矿商贸企业事故造成的伤亡趋于第二位,占12%左右。2003年~2006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488起,平均3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特大事故52起,平均每周一起。第一讲绪论矿山安全生产形势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1009起、死亡1271人,同比减少221起、269人,分别下降18.0%和17.5%;发生较大事故43起、死亡179人,同比减少1起、6人,分别下降2.3%和3.5%;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26人,同比减少2起、44人,分别下降50%和62.9%;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历史上最好的一年(王德学)第一讲绪论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全国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仅次于交通、铁路、煤矿、建筑之后,居第五位。第2页共56页第1页共5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6页从统计分析看,非煤矿山事故呈以下特点:1、2006-2008年非煤矿山伤亡人数基本在2300人左右,从2003年到2006年,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达21.2%。其中2004年同比下降了6.6%,2005年同比下降13.2%,2006年同比下降了2.77%。第一讲绪论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1009起、死亡1271人,同比减少221起、269人,分别下降18.0%和17.5%;发生较大事故43起、死亡179人,同比减少1起、6人,分别下降2.3%和3.5%;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26人,同比减少2起、44人,分别下降50%和62.9%;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历史上最好的一年。(王德学2012报告)第一讲绪论事故类型主要是坍塌、物体打击、冒顶片帮、高处坠落、放炮事故、中毒窒息。事故原因主要是“三违”、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事故集中在非金属类和有色金属类矿山事故多发于非公有制小型矿山事故发生周期矿山环境影响现状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与保护环境是一对矛盾,人类对它有个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西方国家大体都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是世界第三(二)矿业大国,长期以来,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走的基本上还是一条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路子。随着我国矿山建设迅速发展,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一大源头,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是不可解决的第一讲绪论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因采矿及各类废渣、废石(据统计已达120亿吨)堆置等,全国累计侵占土地达586万公顷(合6790万亩),破坏森林106万公顷,破坏草地26.3万公顷。地表植被破坏和大量堆放的尾矿,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如准格尔煤田土地沙化面积已占煤田面积的21%。第一讲绪论采矿造成的环境破坏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如山西省,因采煤造成18个县26万人吃水困难,30万亩水田变成旱地,全省井泉减少3000多处。另据不完全统计,因废渣、尾矿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有色金属矿山达30多座。第一讲绪论采矿造成的环境破坏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煤炭采矿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5.7%,其中有害物排放量为每年73.13万吨,主要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使矿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