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东翼发展战略研究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着力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对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东翼经济带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四个国家级发展战略的区域交汇点,毗邻浙闽两个沿海发达省份,是江西与东南沿海衔接的经济要冲,支持东翼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构筑江西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意义重大。一、东翼地区现状分析(一)东翼地区的特点分析江西东翼地区包括上饶、景德镇、鹰潭和抚州四个设区市面积50403.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0%,2011年户籍人口为1329.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9.62%,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上饶早在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以来,已有2233年的历史。景德镇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鹰潭的龙虎山是道教祖庭,抚州二是红色故土。方志敏烈士在这片热土上创建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其中心区域涵盖上饶12个县(市、区)全境,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领导的苏区是“方志敏式根据地”、“苏维埃模范省”。上饶人民为共和国诞生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多达四万余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上饶集中营旧址曾关押了叶挺等新四军将士,他们的斗争事迹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三是区位独特。东翼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境内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在建的京福、沪昆两条高铁将于2014年竣工通车,三清山机场已开工建设,将于2014年建成通航,东翼地区作为新兴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速形成。四是风景独好。东翼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世界旅游品牌和国家级旅游品牌的数量在江西乃至全国设区市中名列前茅。上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5个世界文化品牌,其中2个世界自然遗产地、2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世界稻作文化遗产,三清山、婺源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二)东翼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东翼地区立足各自资源优势,抓紧抓好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成倍增长、经济结构逐步调优、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加点数据)。但从全省范围看,东翼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仍显不够,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较多,发展仍显不够。国士单位面积、人口的产出低,发展效率不高,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差很多,就是在全省的位置也与其本身的土地、资源、人口等自然条件不相称。2012年,东翼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30.2%,人口占全省29.62%,但创造的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4.72%。2009年,宜荆荆三地国土面积占全省的25.6%、人口占全省的23.6%,但创造的生产总值只占全省20.1%。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下降。1978年,三地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5.12%,1988年,这一比重降低为25.0%,1998年降低到24.6%,2009年更低到20.1%。分产业看,1978-2009年一、三产业占全省比重分别下降4.6、8.8个百分点,二产业占全省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模占全省的比重也同步缩小。1978年,三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比重为14.1%,2009年,这一比重下降到11.7%。投资、消费需求降低。1978年,宜荆荆三地投资占全省比重为29.2%,2009年下降到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由1978年的24.4%下降到2009年的19.3%.(三)东翼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1.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的形成取决于东翼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任务。(1)重要发展机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在中国经济进入个位数增长的阶段,正面临着与沿海区域展开合作的机遇。我们完全赞同上饶市委市政府关于“面向东南沿海对接合作”的主张。中国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长的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东慢西快”、“东慢中快”的新格局,迫使东部地区要把更多的资本和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玉山的“岩瑞铜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这个企业在温州有2万吨的电解铜生产能力,已经失去了在温州扩大再生产的任何可能,它通过资本和产业的转移,在上饶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