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25页共25页福建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现制定《福建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09~2011年。一、产业现状(一)发展成效1.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429家,职工62.83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898.77亿元,增长15.8%,其中纺织业800.65亿元,增长13.6%;服装业847.63亿元,增长21.8%;化纤业237亿元,增长7.1%。产品产销率保持在97%。全省化纤产能18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4位;棉纺纱锭450万锭左右,纱线产能15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6位;坯布能力20亿米左右,居全国第8位;纬编针织产能80万吨左右,经编产能3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5位;机织和针织面料的染整能力分别为30亿米和8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5位;服装产能位居全国第5位。2.出口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56.69亿元,同比增长6.3%;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77.84亿美元,同比增长第126页共25页第125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26页共25页9.29%,其中,纺织业2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服装业55.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1%。3.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化纤行业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锦纶、涤纶以及后加工等化纤技术设备,直体融纺以及差别化水平不断提升;棉纺行业引进自动络筒机、喷水、喷气、剑杆织机、新型针织机以及高效节能染整生产线等,优质纱锭和高档面料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通过引进新型水刺、针刺、纺粘等非织造布生产线,增加了我省产业用布的产能和品种;服装行业大量引进服装缝制、熨烫等新型装备以及CAD/CAM电子信息系列等新型装置,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4.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培育了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休闲男装、正装、羽绒、童装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装品牌。七匹狼休闲装、柒牌西服、九牧王裤子、才子衬衫、佳丽斯床上用品等18项品牌获“中国名牌”。获“中国驰名”商标45项(其中国家工商局认定15项),“福建名牌”137项,“福建著名商标”169项。5.产业集聚初见成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有:晋江、长乐两个中国纺织基地市;石狮休闲服装特色市;12个以西裤、运动服装、内衣、休闲装、童装以及织造、辅料第127页共25页第126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27页共25页等特色名镇。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地的石狮服装城已具备较强的服装交易功能。(二)主要问题1.结构矛盾突出行业发展不协调。化纤、棉纺、服装业发展较快,产业用家纺用纺织品发展相对滞后,化纤长丝、短纤维以及棉纺纱线比重较大,面料织造后加工能力不足。服装、家纺、印染等行业所需的高档面料、特殊功能面料等大部分靠省外或进口供应。产品结构不合理。化纤产能已占全国第三位,但常规化纤纱的比例占60%以上,差别化纤维、新型人造纤维、特殊功能性纤维等比重较低;高附加值的精梳纯棉、多种纤维混纺、特殊功能等纱线不能满足本省需求;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较低;服装品牌较多,纺织、化纤产品品牌较少。2.自主创新不足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用于技术开发创新的资金占销售总值的比例不到1%,小型企业的比例更低;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创新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3.出口形势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显著减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纺织品进口需求第128页共25页第127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28页共25页大幅下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欧、中美纺织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措施将对出口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后配额时代”结束后的纺织品贸易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4.亏损企业增多原料成本、能源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