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及开发的体育经济对策研究摘要:体育旅游经济圈开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圈内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开发应强化大旅游观念,采取有关各方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注重体制创新,走多渠道投融资的路子;共同培训创新型旅游人才,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等发展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对策措施。关键词:体育旅游;经济圈;产业优势;开发对策体育旅游的兴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体育与旅游属于享受和发展的层次。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互为补充,有利于拓展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把生理、心理的健康和亲近自然的诉求融为一体,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现代文明传播和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以及北京奥运的举办,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将更加繁荣。在国外,体育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幅员辽阔,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纵横交错的名山秀水,造化出千姿百态、雄奇壮丽的自然风貌,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时亦形成了开展体育旅游的理想资源。然而,这些丰富的体育资源一直处于刚起步开发阶段或疏散开发状态,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因而,迫切需要根据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确立产业发展对策措施,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使这些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含义和构建范围(一)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含义所谓体育旅游经济圈,是指以体育为载体,依托旅游资源,融合旅游、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节庆等多功能的区域经济协作体。体育旅游将体育健身与旅游观光这两项各具特色的活动完美的组合在一起,使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同时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体验了旅游的快乐,体育旅游正是因为融合体育与旅游的两大优点于一体,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发展态势。旅游业是经济发展最强劲的朝阳产业,而体育与旅游相互交融形成新型的、综合性的体育旅游业,在促进国家非贸易性创汇、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城乡消费等经济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旅游将为旅行社提供一个难得的商机。体育比赛尤其是像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会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注意力使旅行社在推销线路方面有了新的卖点。(一)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范围依据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对城市群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等的综合分析。以河南体育旅游经济圈为例,应以郑州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左右,形成“一小时都市圈”,主要包括以下七座城市: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漯河、平顶山。但是从游客出游的一般规律来说,以郑州为中心,方圆200公里范围内(2小时车程)的区域作为旅游经济圈也是非常合适的。这样在“1—2小时旅游经济圈”中我们就划定了以上面七座城市为小圈,另以三门峡、南阳、商丘、安阳为大圈的体育旅游经济发展圈。这样体育旅游经济圈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内部结构复杂、层次性明显的区域,其内部各地区间的经济、旅游业合作关系呈现出圈层式、多极化、多层次特点。二、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原则和基础(一)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原则1.统筹兼顾原则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要考虑到与周边城镇、农村之间的关系,在大力推进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快发展农村体育旅游。要和当地的政府积极协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让当地的农民积极参与景区建设,促进旅游业向农村延伸与辐射,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必须要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决做到循序渐进、逐次进行开发,避免不切实际地大搞形象工程,浪费资源。重点建设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森林公园等,改善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生态型、环保型的体育旅游经济圈。3.资源共享原则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要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强强联合,注重品牌化建设,增强人们的交流、理解,促进体育旅游经济圈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