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XX市作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新星,是方圆700平方公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向西辐射中西亚及中东地区,人文相通,区域经济中心地位已经形成;向东作为祖国西出桥头堡,连接祖国内地与中西亚、中东和欧洲,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目前,XX市正在依托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文化辐射、区域影响力等方面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进程。“十二五”以来,我市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求快”的要求,围绕在全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发展定位,通过提升乌鲁木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一、强化规划指导十二五城市国际化发展(一)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在深入贯彻领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城市现代化和乌昌经济一体化“四大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在全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把乌鲁木齐建成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总体指导思想符合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表达了全市各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美好愿景的新期盼,也符合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际,第1页共16页1对于我市今后五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二)充分对接建立发展指标体系在充分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立足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际的基础上,确定“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城市建设管理实现新突破、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五个方面共计5大类2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1项、预期性指标14项。主要指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到2015年达到3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达到4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我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设置都与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标进行了协调和衔接,同时,各区(县)、开发区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提升首府文化软实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9个方面。提出了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促进国有资本加速向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保障领域集聚;推进第2页共16页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土地和重大项目在投融资中的作用,做大做强现有投融资平台,培育新的投融资平台;健全中小企2业信用担保机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营资本投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