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1.1工程概况江苏某公司是一家以聚酯生产为主业的企业,聚酯生产时主要有原料脱水过程中排放的冷凝水、酯化反应过程中排放的酯化水、真空泵强制抽出冷凝水、水环真空泵排水、循环冷却系统排水、生活污水等。它具有成分复杂、浓度较高、来水不稳定,有时夹带油剂、浆料、重油等成分,水体氮、磷成分少,可生化性差的特点。为了保护当地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集团决定实施污水集中处理,总体规划日处理能力为10000m3/d,分期实施,一期按日处理能力5000吨设计。1.2设计目的、依据及原则1.2.1设计目的对废水处理系统工艺单体进行详细优化设计,提出主要设备材料表,据此编制投资估算。1.2.2设计依据(1)委托单位提供的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2)《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86)(6)《水处理设备油漆、包装技术条件》(ZBJ9800387)(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1—75)(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9)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规范、手册;(10)同类废水的水质情况;1.2.3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规、规范及标准,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并部分回用尾水。(2)根据企业规划和实际情况,以便于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投资效益。(3)在平面布局上尽可能安排紧凑,节约用地,为将来的发展、尾水回用处理等保留可用土地,同时在保留足够的绿化用地。(4)尽量提高去除率,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1(5)操作管理方便,经常性运行费用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达标率高。(6)充分考虑尾水的回收利用要求,为尾水回用打下基础。2聚酯生产工艺、污水源分析2.1聚酯生产工艺2.1.1聚酯简单介绍以二元或多元醇和羧酸为原料,经过缩聚反应合成的聚酯,通常分为饱和和不饱和两大类,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中含有非芳香烃的不饱和键,它们可以被引发交联生成具有网状(体型)结构的热固性高聚物材料;饱和聚酯分子结构中不含非芳烃的不饱和键,是一种线型热塑性高聚物材料。饱和聚酯分类方法通常是根据组成、结构、性能和用途来命名。如按组成和结构有共混聚酯、共(聚)聚酯、结晶聚酯、液晶聚酯、环型聚酯等,如按性能有着色、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增白、低熔点、增粘(高粘)、增强、阻燃增强聚酯等,如按用途有纤维级、薄膜级、瓶级(瓶用)、塑料级、涂料级、粘合级聚酯等。同时,各种分类之间还有综合相交叉。如按组成和结构分类的共混聚酯、液晶聚酯,按性能分类的阻燃聚酯、抗静电聚酯通称为改性聚酯;通常纤维级聚酯按其中消光剂TiO2含量又可分为(全)消光、半消光、有光、大有光,还包括着色阻燃、抗起球、吸湿聚酯等;同样抗静电聚酯又包括纤维级、薄膜级等。聚酯纤维制造方法按其使用原料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切片纺丝(间接纺丝)和直接纺丝两类;按纺丝速度的不同,可分为常规纺丝和高速纺丝:按纤维品种的不同又可分为长丝纺丝和短纤维纺丝。在短纤维的纺丝过程中,根据楼层高度和设备布置的不同,分为传统纺丝和短程纺丝(又称紧凑纺丝)。切片纺丝也称间接纺丝,包括切片干燥、熔融、纺丝和后加工等过程。直接纺丝所使用的原料是局聚物熔体,所以不必进行干燥和熔融,而其纺丝和后加工过程与切片纺丝完全—样。聚酯工程塑料,广义讲应包括不饱和和饱和两大类。前者应用于增强塑料领域即所谓“玻璃钢”;后者指热塑性聚酯树脂及其塑料制品。2.1.2聚酯生产反应方程式聚酯(PET和PBT)合成在生产工业中主要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中纯度对苯二甲酸(MTA)与乙二醇(EG)/l,4—丁二醇(BG)为原料的直接酯化法[3](又称PTA法)和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EG/BG为原料的酯交换法(又称DMT法)。以PTA法和DMT法合成聚酯,又各具有间歇和连续两种工艺,一般采用PTA法的连续生产工艺。2Sb2O3直接酯化法:PAT/MTA+EG/BG→PET酯交换法:DMT+EG/BG→PETPTA法连续生产工艺以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