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调查报告开滦集团公司办公室调研组2010年4月,河北省委组织开展了以“发挥环京津区位优势、推动河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的“百日调研”活动,开滦集团办公室起草的《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迈出企业转型发展新步伐》专题报告,得到省委政策研究室的高度重视,并在《调研呈阅》上刊发。开滦集团始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32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资源型企业。老区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开滦集团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的难得机遇,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8-2009年两年营业收入增长了2.5倍,利润总额增长了2.3倍。2009年非煤产业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2.8%。在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比2008年上升了109位;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企业,中国企业成长100强第7名。一、抓住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性机遇,精心谋划、科学制定经济转型战略开滦集团地处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腹地,毗邻京津冀大城市群,铁路、港口运输十分便利。环渤海经济带已经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唐山市背靠京津、面向沿海,在我省落实两环互动战略中处于核心位置。我省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实施11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唐山市发展沿海经济、推进唐山湾“四点一带”战略,为开滦集团发展提供了产业对接、优势产业向沿海积聚、承接京津先进技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等多方面的难得机遇。为此,开滦集团围绕融入京津冀,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确定了四个方面的立足点:一是依托于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二是充分利用国家、河北省的产业政策;三是融入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调整转型之中。四是学习借鉴国内外资源性城市企业经济转型成功的经验。构建了经济转型的思路和模式,主要体现为强化“六大转向”,推进“一基五线”建设。“六大转向”是:㈠从以煤为主的一元发展战略转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发展战略。㈡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的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向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㈢从着眼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转向融入区域经济的城企互动发展模式。㈣从单区域挖潜型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㈤从封闭式整合发展模式转向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发展模式。㈥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方式转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一基五线”是:“一基”是煤炭基础产业,“五线”是煤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文化旅游和房地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二、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发展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是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开滦集团紧紧依托京津唐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发展临港产业的经验表明,临港区域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物流产业的最佳区域,具有多方面的成本优势。开滦集团的煤化工产业、物流产业在京唐港、曹妃甸港已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特别是开滦所处的唐山市,是国家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是河北省“一带两通道”的中心城市之一,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是物流大通道。为开滦集团发展煤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唐山市是典型的重化工城市,也是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区域内钢铁、电力、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已形成产业集群,为发展煤化工、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开滦集团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也得以发挥。针对环渤海经济带各省市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现象比较突出的实际,河北省、唐山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其核心要求是,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的提升优化,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开滦集团依托京津、加快经济转型,必须提高产业层次,发展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为此,开滦集团把煤化工、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一基五线”现代产业格局中重点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一)煤化工产业开滦煤化工产业从2003年6月开始起步。到目前,已拥有迁安中化煤化工公司、唐山中润煤化工公司、考伯斯开滦炭素化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