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专业项目化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摘要:区别于传统本科教育模式,高职高专教育模式下的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具备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而新闻采编专业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能力有着特殊而具体的要求,为培养出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新闻实践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高职高专教育亟待创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Abstract:Differentfromthetraditionaleducationmodeofundergraduate,professional、practicaleducationpatter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hasitsadvantages.WetrainthestudentsofJournalismmajorwithability,andspecialnewsprofessionalforthemwithspecialandspecificrequirements.Tocultivatethetalents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withastrongpoliticalliteracy,professionalfoundationandexcellentnewspracticalability,theconceptofinnovative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ustbereconstructedtobuildupanew"projectoriented"teachingmode.关键词:高职高专新闻采编项目化教学能力培养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Journalismmajor,"projectoriented"teachingmode,Abilitytraining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文化传媒产业飞速发展,应时代之需,新闻类专业普遍在各级高校中开设。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知识库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17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其中大部分是由原来的中职升格而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周期短、注重实践性的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高等专科院校的朝阳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实践性、创新性人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与挑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梳理。1高职高专新闻采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1.1简单照搬新闻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新闻行业是时新性很强的新兴产业,要求专业人才的素质高、能力强、培养周期短;相比其他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更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这也正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优势所在。但是,如果将普通本科高校“以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直接照搬到高职学生身上,往往不能达成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严重的还会为学生的就业埋下隐患。试想,假如高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理论水平比不过本科学生,而操作能力又欠佳,必然就会使得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加举步维艰。1.2缺少体现“双师型”教师优势的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独具特色的师资力量,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不仅具有教师系列的职称,还具有职业资格职称,持双证上岗;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不但具备课堂理论教学的素质,还具备带领学生实践操作教学的素质。“双师型”教师能极大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目前许多学校虽有不少双师素质教师甚至“双师型”教师,但是“单一型”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这将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教师侧重教理论,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二是许多从企业转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虽然技术扎实,但理论知识薄弱,在教学中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功底不足。如何转变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出“双师型”教师优势,将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1.3缺乏符合高职教学模式的考评机制目前,绝大多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依然采取传统的考试考查方法,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主,部分考试所用题目从题库抽取,题型相对单一,以客观题为主。然而,就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而言,闭卷考试的形式并不能很好的检测出学生是否能够成功的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更加不能检测其具备的专业素养在今后能否够胜任某个特定工作岗位。以闭卷考试、固定题型为主要方式的考评机制对于以实践性需求为主的高职教育来说,无法全面、机动的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2新闻采编专业大学生能力结构分析2.1社会对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一般而言,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主要有几方面: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操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除上述综合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