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施工方案调整变更索引表.....................................一、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二、抽水方案设计............................................三、地面排水系统设计........................................四、降水施工安排.............................................降水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降水施工的质量、安全要求...............................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降水观测................................................降水施工进度计划.......................................一、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根据对××××××最新地质报告中土质、土层及水位的综合分析,进行降水设计。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根据对周围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了解,场区地下水将影响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并影响基础施工,该部分水应予以排除。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大小,基坑降水的排水量可估算如下:()()式中——基坑涌水量——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基坑水位降深——降水影响半径——基坑等效半径由于下部为砂卵层,渗透系数大。按上述方法估算,基槽总涌水量约为1170m3。本地区地下上层滞水水位较高,且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地下水位降低比较困难,根据本工程基础深度、水文地质情况、日降排水量和我们在北京地区各类地层中的降水经验,本工程拟采用大口井方法进行基坑降水,降水要兼顾护坡施工、基坑开挖。大口井主要设在基坑坑外-2.5米处,而基坑南边的降水井井位位于南侧待拆迁的二层房屋下,因房屋暂时无法拆迁,且定于月日开挖土方的施工工期又不能拖后,要保证开挖,降水井必须联动抽水,所以该处口降水井只能先进基坑米成井,待房屋拆除后,再按原设计移于基坑外施工降水井。降水井600mm无砂滤管滤料直径碎石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井深25m(净深不能小于22m)井距8m(可根据实际情况移位,控制在-10m左右)井中心距槽边—2.5m井数口根据勘查报告,现场有三层地下水,管井抽排的地下水以潜水为主,滞水主要在粉砂层含存,该层渗透系数相对较大,通过管井下渗或土层“天窗”越流至以下土层,不需要在管井中间做砂井。滞水的季节性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可不考虑。潜水的含水层以粘质粉土和粉质粘土为主,考虑其次生固结量,理论计算坡顶沉降量在20mm左右,因此可不考虑降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但由于计算参数的可信度低,所以应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如果沉降超过20mm,则采取坡外回灌措施,控制沉降继续发展。如果降水后水位仍高于基底,则采取坑内降水,在坑内做集水井集中抽排。本降水体系,除上层滞水不能彻底抽排外,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50cm以保证干底作业是有把握的,因此,上述措施仅作为预案。不能彻底排除的上层滞水,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导流至软管,由软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沟,再进入集水井抽派。排水沟沿坑底四周设置,底宽300mm,沟底低于坑底300mm,坡度为%。集水井沿坑底边角设置,间距米,直径米,井底低于坑底米,下无砂井管和滤料,采用碎石压底进行强排。对于地表水,采取“堵”和“疏”结合的办法:沿基坑护坡压顶砌筑240mm高挡水墙,以防地表水进入基坑;在施工硬化地面前,沿基坑四周距坑边米埋设直径300mm的排水管,埋深800mm;沿排水管每隔16米设一雨水井,井口加设铁篦子;在施工硬化地面时,向雨水口方向作成流水坡,坡度为%,将地表水引流至雨水井内。第3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对于由于降水时间短、土方开挖速度较快而出现的上层滞水滞留现象,采取就地挖设土层集水坑导流措施,以减小降水速度对土方开挖速度的影响。二、抽水方案设计降水井成井后进行洗井工作,用泥浆泵反复抽排降水井中的泥浆水,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再采用潜水泵抽水,抽出的水排入集水管,经沉淀池沉淀后进入现场临时排水管系统,排入指定的市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