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施工综合说明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吉沙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下游的金沙江支流硕多岗河上,是硕多岗河规划一库八级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也是流域内继冲江河水电站一期工程和螺丝湾水电站开发的后续梯级项目之一。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机组台数两台,电站总装机容量,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23km,天然总库容万,天然调节库容为万,淤积平衡后调节库容为万;为日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利用小时数为(联合运行),多年平均发电量为亿(联合运行),水量利用系数为(联合运行),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水力发电工程。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闸坝、引水隧洞和压力管道系统和地面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混凝土闸坝位于小中甸镇下游约15km的硕多岗河上,坝顶高程3137.00m,最大坝高约36m。水道系统沿硕多岗河左岸布置,由岸坡式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压力管道等组成。引水隧洞长度约.47km,内径~.3m;调压井高约104.11m,内径7.5m;压力管道基本上沿岸坡斜井埋管铺设而成,长约10m,直径m,设一中平段。厂房位于冲江桥上游约5km的硕多岗河左岸花椒坡村附近,厂房尺寸为58m×21m×36m(长×宽×高),厂内安装台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根据有关规范规定,本工程确定为Ⅲ等工程,枢纽建筑物中首部枢纽、泄洪建筑物、引水系统建筑物、发电厂房及变电站等主要建筑物为级建筑物。工程施工筹建工期个月;工程总工期个月,其中准备工期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个月,工程完建工期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个月。本工程控制性工期安排为:年月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开始开挖,年月底首台机组发电,年月底第二台机组发电,工程竣工。1.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1.2水文气象流域内地势复杂,高差较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以大、小中甸坝子为主的中甸高原平均海拔米,一年四季太阳投设角度变化幅度不大,全年可接受太阳辐射能充裕,气温年差较小,全年无夏,年平均气温.9℃,极端最高气温25.6℃,极端最低气温-27.4℃。气温的日差较大。硕多岗河径流汛期主要是降雨补给,枯水期由冰雪、融水及深层地下水补给。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汛期水量占年水量的,枯期水量占。每年月至次年月为降雪期,入春后,高山积雪融化,通过地面及地下两个途径补给河流,故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融雪之前的、月间,也有的个别年份出现在、月份,其原因主要是枯季降雪量较少造成的。据下桥头资料统计历年最小流量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倍,历年年平均流量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倍。由此可见硕多岗河最小流量较为稳定,年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硕多岗河流域呈狭长形,森林植被良好,水系呈羽状分布,暴雨强度不大,属于少暴雨雨区,汛期洪水过程一般多为单峰形,历时为天。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发生在、月份。吉沙水电站首部枢纽分期设计洪水是由小中甸设计成果按面积比的次方推得。吉沙水电站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首部枢纽水位流量关系表见表。表吉沙水电站首部枢纽施工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时段频率()月份月份~~~~表首部枢纽水位流量关系表首部枢纽水位()流量()水位()流量()硕多岗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相对高差很大,小中甸以上地区主要是高山、高原与山间盆地,吉沙以下至河口地区,由于经纬两个方向断层构造的影响,硕多岗河两岸,特别是左岸,岩石破碎,泥石流发生频繁。由于地形、地质、降水、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就整个流域来说,硕多岗河流域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侵蚀模数在云南省属于中等偏小水平吉沙以上地区的水土流失比吉沙以下地区又轻一些。1.1.2工程地质坝址河谷呈北西向,在坝线下游西侧有一支沟——上吉沙沟,长约3km,东侧河岸线平直河床高程为3110m,宽度为20m左右。河谷右岸主要为陡壁,坡度一般大于º,左岸较缓,坡度°左右。河谷为侵蚀深切型沟谷,两岸山体雄厚。坝线所处地层倾向北东向,走向同河谷一致,属于纵谷。坝址区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中下统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石炭系中下统岩性为灰色结晶灰岩夹砂质板岩,按其层序及岩性可进一步划分为结晶灰岩()和粉砂质板岩()。坝址右岸均为结晶灰岩(),左岸两种岩性交互出现。坝线河床为结晶灰岩()。第四系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