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五看五比汇报材料最终稿向美而行自由生长-------2017年五看五比亮点汇报材料2017年我校继续坚持“特色办学——办出特色”的发展路子,坚定传媒艺术教育为特征的办学模式。实施以普通高中教育为支撑,以传媒艺术教育为龙头,实行传媒艺术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双向互动,两翼发展的策略,致力打造南昌教育新品牌——传媒艺术教育。一年来我们在做强做大做实传媒教育品牌上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一、“传媒”办学理念更清晰。学校从2008年开始接触传媒,到成为XX市传媒艺术高级中学,学校完成了从特色项目到特色学校的转变,在10年的探索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大美教育。美者,涵美德美行,兼感性理性,旨在品德化育中成就德才兼备、言行美好之人;大者,喻广喻高,意指德行至美,品高志远,愈知愈广,渐行渐高。大美教育,主要体现在课程美、课堂美、教师美、学生美。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向美而行,自由生长。学校培育学生不仅要追求“可能性”,即尽量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升入高等院校学习升造,还要追求“必然性”,即搭建升学的立交桥,让更多的孩子在现有文化基础下扬长避短考上理想大学,更要追求“品质”,即让孩子们在大美教育背景下以幸福愉悦的姿态,向美而行,用我们的努力为他们营造一段自由幸福的时光。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还提出了校训“大美无言”、校风“美人之美”、学风“各美其美”、教风“玉成其美”,围绕“三风一训”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处室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向美而行,自由生长”的学校人文精神。二、“传媒”覆盖范围更广泛。学校从2010年的两个传媒班80余人,到现在高中每个年级5个班的传媒生规模,已经完成了传媒专业班的整体架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传媒教育,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德育活动中,处处第1页共4页都突显传媒特色,人人都接受传媒教育,力求覆盖全校1300名学生,使人人受益,终身受益。三、“传媒”课程体系更完善。针对传媒专业的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优雅”育人目标,学校致力于特色课程体系的创建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教学内容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方式设计为“一个目标、两种课程、三个梯度、多种评价方式”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专业型、普及型和兴趣型“三位一体”的传媒艺术课程群,研究制定了传媒课程教学制度安排,编写了传媒类专业教材,如《普通话基础》、《视听语言》、《即兴评述》、《编创故事》等8本校本教材,推进专业课与文化课,专业教材与普高教材,艺术创新与知识传授“三个并重”教学特色,使全校传媒教学课程化、规范化、系列化。四、“传媒”课堂教学更规范。我们确立了“三为主五关键”的大美课堂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落实五个关键点,即目标饱满、内容丰富、过程立体、方法灵动、评价宽容。用教学理念和美学理念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改进我们现有的生本课堂,使其更具鲜活性。五、“传媒”师资队伍更强大。经过多年来的积累,现在我校传媒类专业教师已经达到了13人,为市属学校之最。其中编导4人,播音4人,形体1人,音乐和美术各2人。他们中有的毕业于浙江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专业院校,有的曾经在浙江卫视、江西卫视担任过主播、编导等,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校传媒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还不断加大“传媒”教师专业提升,先后分两批组织传媒教师和传媒班主任共8人次赴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深造,支付培训费近10万元,全部获得了中传的结业证书。播音教师郭佳老师在今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部级优课。六、“传媒”德育活动更丰富。学校重视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由被动教育转化为主动教育。抓住学生第2页共4页自主自愿的内在要求,让他们参与晨会、班队会的组织与设计,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每周一次升旗仪式:由学生担任主持人、发言人,在升国旗的时候,师生在国旗下宣誓,宣读理念中的誓词。每月二次主题活动:一是主题班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