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高函《质量管理学》综合习题思路详解资料整理、CAD制图:杨峰(函授总站高级讲师)(请同志们考试时携带科学型计算器、直尺、2B铅笔和橡皮,以便于计算和作图)纲目指引——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二章现代质量管理标准第三章现代质量控制工具第四章工序质量控制工具——控制图第五章其他质量控制工具第六章质量审核与质量认证第七章质量的经济性与质量成本管理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名词解释1、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指导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2、控制状态——就是生产的正常状态,即生产过程能够稳定地、持续地生产符合设计质量的产品。3、质量信息——指的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原料供应、市场供求、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基本数据、原始纪录以及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资料。4、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二、填空题1、从质量管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日益完善过程来看,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全面质量的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综合性的质量管理四个特点。3、邮电通信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具备迅速性、准确性、安全性、方便性四个特性。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统计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教育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小组活动。5、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服务过程。6、按照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可以将标准分为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三类。7、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了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用数据说话、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8、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三、选择题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是著名质量管理学家DA、朱兰B、帕累托C、石川馨D、费根堡姆2、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是它的管理全面性。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和D质量管理。A、用户第一的B、预防为主的C、用数据说话的D、综合性的3、我国从A年开始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A、1978B、1988C、1992D、1993四、简答题1、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什么?答:⑴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⑵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管理的全面性,即它是全面质量的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综合性的质量管理。2、全面质量管理倡导什么基本观点?答:全面质量管理倡导的基本观点有:⑴质量第一的观点;⑵用户至上的观点;⑶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的观点;⑷用数据说话的观点;⑸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3、搞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做好哪些基础工作?答:搞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⑴标准化工作;⑵统计计量工作;⑶质量信息工作;⑷质量教育工作;⑸质量责任制;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4、质量管理不同阶段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答: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各有不同,表现在:⑴管理对象不同;⑵管理范围不同;⑶参加人员不同;⑷方法手段不同;⑸管理方式不同;⑹标准化程度不同;⑺对质量标准的满意程度不同。5、试分析质量管理的重点由制造过程向设计和服务过程转移的原因。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管理的重点明显地由制造向设计和服务两端延伸。⑴设计开发质量是企业质量的起点,它“先天”地决定着产品质量,也是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依据和目标。世界著名企业认为质量管理的重点由制造向设计转移是基于如下理由:①统计资料中显示设计质量引起索赔所占的比例显著;②外部故障成本的含义被广泛认同。⑵服务质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企业只有千方百计地在“服务”上下功夫,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践证明,服务质量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