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区学风文化的调研报告】学风调研报告摘要。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在高校扩招、新校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学生人数急剧增长,教学设施、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在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同时,新校区优良学风的建设还需加强。关键词:新校区学风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宁波大红鹰学院是一所新兴的、由高职院校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2008年本校本部学生以专科生为主,本科生教学的氛围还未成熟,与本科生培养模式相配套的管理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本科院校特点的学风还未完善。因此,我校在09年成立了基础学院,采取新旧校区相结合、新校区以本科新生为主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旨在保留本科生的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本科生自身素质,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营造优良学风、校风。但是,这种教学和管理模式在我校还是首次采用,最终能否达到所期盼的效果,实现新校区优良学风对本部学风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还是需要研究的。对此我们小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部分学生、老师进行走访,制作问卷,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一篇,希望能较好的反应及解决这个问题。一、资料搜集和样本情况分析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部分教师、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使问卷调查的客观合理与访谈的灵活全面形成优势互补。调查对象为新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外国语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各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对象为新校区普通学生、学生干部代表,各专业部分必修课、选修课任课教师、部分辅导员。此外,还有部分相关后勤宿管科老师、图书馆管理老师。本次对宁波大红鹰学院基础学院09级在校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其中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9%。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50份,国际贸易专业50份,英语专业50份,信息管理50份。1.访谈设计第1页共4页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风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的教授和学生的听课效果,为此我们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关于新校区的学风情况的访谈。2.问卷设计学校是创建优秀学风的载体,是学风展现的平台,而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学生是学风的体现者,在问卷中主要针对同学们在学习、思想动态方面的调查。我校大一本科生必须在新校区完成大一的学习任务,新校区的学风影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为此,本次问卷设计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的情况反应。二、新校区的学风现状的分析1.学生学习主动化从对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任课老师普遍认为新校区的精神风貌较好,学习劲头足,特别是在出勤和课堂表现上,旷课、迟到学生较少,大多数学生发言积极,能按时上交作业,且作业抄袭情况几乎没有。部分受访老师表示由于新校区授课不方便,所以课时相对集中,有时候会连在一起,不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针对这一点新校区学生表现非常好,具体表现在问问题积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作业及时完成,学习态度认真。在对同学的访谈中,他们谈到新校区地理环境偏僻对培养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在新校区外界环境诱惑少,人际关系简单,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学习主动性。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校还是比较满意的。调查中,在资料源利用方面,有45.4%的学生愿意去图书馆查阅资料,38.3%的学生觉得网上查找资料更方便、快捷,当然还有9.6%的学生会直接找老师答疑。在课余时间分配方面,有53.8%的学生经常跑到自修教室学习;有24.3%的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兼职,学生干部)来锻炼自己;16.0%的学生用来发展个人爱好。在回答每周迟到或旷课次数时,94.6%的学生表示都能按时到教室上课;有4.3%的学生会迟到一二次;而剩下的1.1%的学生情况会恶劣些。2.学生学习多样化第2页共4页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知识,更要注重学习课外其他知识,学习方式多样化。我们在访谈中谈到教学设施方面,受访谈同学表示喜欢利用先进的学习设备和学习设施。例如,去图书馆学习知识,和电子阅览室中学习,参加校组织的文化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由于杭州湾校区刚建成不久,许多硬件设施还不完善,虽然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