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刘哲、桑高超、陈哲惠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广东惠州516003摘要:饮用水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惠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源供需的矛盾,加强可利用饮用水源的管理,实现饮用水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饮用水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惠州市中心城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安全提供全面服务,是饮用水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关键词: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水污染一、前言随着惠州市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持续高温以及水污染加剧、水环境恶化更加重了饮用水源短缺。饮用水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惠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源供需的矛盾,加强可利用饮用水源的管理实现饮用水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饮用水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惠州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安全提供全面服务,是饮用水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惠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中等城市,随着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正在快速向大型城市迈进。惠州市中心城区是惠州市政府所在地,是惠州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由于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及其一级支流西枝江在惠州市中心城区穿越并交汇,再点缀以星罗棋布的湖泊水库,给人以“水城”的感觉和印象,从未为水资源问题犯过愁。然而,东江流域各城市的快速崛起,水资源需求的突飞猛进,使沿线争水的局势日见明显;节水意识的习惯性淡漠、水储备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又给水资源匮乏雪上加霜!经济和人口总量的快速上升与水资源的量和质日趋下降这一鲜明反差,充分表明了:研究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惠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现状1、东江争水格局日益凸显东江是珠江流域在广东省境内的三大水系之一,也是惠州市境内第一大河。东江是惠州市中心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目前,惠州市自来水总公司下属水厂取水口,包括江北水厂取水口、河南岸水厂与桥东水厂取水口、潼湖水厂取水口(规划)均在东江干流上。但东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任务较重,除了要满足本流域的用水以外还要满足流域外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区的用水。根据《广东省东江供水水源规划报告》,近期(2010年)东江中下游各大用水户计划取水流量为176.66-208.6m3/s,增加深圳东部二期供水后为191.66-223.6m3/s。东江各部门需水量见表1。由此可见,东江争水的格局已出现。要保证惠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必须改变惠州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单一、安全性不高的现状。表1近期东江中下游各部门用水量表序号需水部门月平均需水流量(m3/s)年需水量(亿m3)备注现状近期(2010年)现状近期(2010年)1大亚湾、稔平半岛1.09.80.323.092深圳东部供水水源工程(一期)15.015.03.53.53东深供水工程55.089.0-100.012.8424.23月最大需水流量100m3/s,最小需水流量89m3/s4东莞34.045.36-66.2810.7218.645广州东部11.8617.53.805.526深圳东部供水水源工程(二期)15.03.77航运21021066.266.28压咸15015047.347.39合计(1-5项)176.66-208.654.9810合计(1-6项)191.66-223.658.682、西枝江污染整治力度还未满足取水需求西枝江是东江的第二大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120km2,河长176km,流域内支流众多,交错汇入主流。其中,流域上游的白盆珠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56km2,总库容12亿m3。因淡水河位于惠东县辖区位置汇入西枝江,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无法达到取水要求,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治污还清,但因污染沉积时间久,整治效果不明显,水体水质不达标。仅能作为应急取水,利用白盆珠水库放水稀释达到短期应急的要求。3、山塘水库惠州市全市现有蓄水工程1523宗,其中大型水库3宗,中型水库21宗,小型水库413宗,控制集雨面积3488km2。惠州市中心城区现有大中型水库7宗,总兴利库容10417万m3。目前观洞水库已经作为惠州市应急备用水源。表2惠州市中心城区主要水库一览表序号水库名称所在河流总库容(万m3)兴利库容(万m3)正常蓄水位(m)死水位(m)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