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第47章抗恶性肿瘤药恶性肿瘤常称癌症,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化学治疗、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化学治疗强调全身性治疗而有别于适合局部性治疗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的进展:细胞增殖动力学、免疫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的促进作用.第一节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一、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一)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1、烷化剂氮介类、乙烯亚氨类、亚硝脲类、甲烷磺酸酯类等。2、抗代谢药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等。3、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抗生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类、放线菌素类等。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4、抗肿瘤植物药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紫杉醇类、三尖杉生物碱类、鬼臼毒素衍生物等。5、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激素及其拮抗药。6、杂类铂类配合物和酶等。(二)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2、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4、干扰蛋白合成与功能的药物5、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6、其他(三)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相对特异性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铂类配合物等。2、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如抗代谢药,长春碱类药物等。第3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4页二、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看,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肿瘤细胞群包括增殖细胞群和静止细胞群(G0期)。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称生长比率(growthfraction,GF)。细胞增殖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图中百分比表示肿瘤细胞在各期大致停留时间的百分比。1.增殖细胞群:处于增殖周期中的细胞,按指数分裂增殖,对细胞毒药物敏感。G1期细胞:DNA合成前期,为细胞分裂终止到开始合成DNA的准备阶段;图:细胞增殖周期第4页共24页第3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4页S期细胞:DNA合成期,主要合成DNA,也合成RNA和蛋白质;G2期细胞:DNA合成后期,DNA合成完毕,细胞把双倍的DNA分配给子细胞,为有丝分裂作准备;M期细胞:有丝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末四期.2.非增殖细胞群:包括静止期(G0)细胞、无增殖能力的功能细胞和死亡细胞.对增殖周期各期细胞均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烷化剂。仅对某一期增殖细胞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周期特异性药物,如长春碱等作用于M期。(二)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药物分别在不同环节阻止DNA的生物合成,属于抗代谢药。根据药物主要干扰的生化步骤或所抑制的靶酶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①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等;②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如氟尿嘧啶等;③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第5页共24页第4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4页剂如如巯嘌呤等;④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等;⑤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2.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药物分别破坏DNA结构或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影响DNA和修复功能。①DNA交联剂如氮芥、环磷酰胺、和噻替派等烷化剂;②破坏DNA的铂类配合物如顺铂等;③破坏DNA的抗生素如丝裂霉素和博来霉素;④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喜树碱类和鬼臼霉素衍生物。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如多柔比星等蒽环类抗生素和放线菌素D;4.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①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如长春碱类和紫杉醇类等;②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如三尖杉酯碱;③影响氨基酸供应的药物如L-门冬酰胺酶。5.影响激素平衡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二、耐药性机制第6页共24页第5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24页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产生不敏感现象即耐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