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煤矿创新体系建设机制探索尚冬甘晓杰摘要:通过推进集制度、执行、评价三位一体系统的创新长效机制。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格局,按照横向分采掘、机运等专业,纵向分思维观念、机制制度、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这一工作思路,钱营煤矿全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营造了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各类CIA等创新成果为矿井安全生产、效益、效率提升,知名度提高做出了贡献。关键词:钱营煤矿创新体系机制探索钱营孜煤矿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工程,井田南北长8.3千米,东西平均宽6.0千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5.45亿吨,可采储量2.12亿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年,服务年限84.1年,配套建有选煤厂、煤矸石砖厂,规划中建有煤泥、煤矸石电厂。井田地跨宿州、淮北两市,公路有合徐高速横贯矿区,铁路专用线与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相连,交通运输便利。作为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公司的主力骨干矿井,建矿以来前始终以精细化管理核心理念:“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为方向,从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创新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及制度、执行、评价为一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机制,使创新成为持续提升钱营煤矿核心竞争力的行为文化。一、创新体系建设方向及建设载体。由于煤炭企业一般有由生产、营销、维护、安监、技术、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专业或部门组成,因而煤炭企业的创新涵盖这些专业,按照专业特点,横向分专业推进采掘、机运、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人力资源、党群、经营管理、后勤服务工作创新;纵向分系统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进集制度、执行、评价三位一体系统的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载体为合理化建议、流程优化、“五小”活动、持续改进行动、创新经验研究论文、课题攻关等载体,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丰富完善。对岗位员工,主要是进行合理化建议和“五小”创新工作。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是进行持续改进行动中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部门业务流程优化。同时要积极对创新成果进行整理提炼,形成创新经验研究论文(包括科技类和管理类论文)。加强课题攻关工作。单位要针对日常管理中的难点、重点、效益点,组织人员进行专题攻关。并要采取项目负责制,实行定课题负责人,定项目,定方案,定人员,定时间“五定工作法”,加强攻关效果。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横向分专业创新重点采掘专业1.提升煤炭开采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完善煤炭开采技术和工艺创新;2.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新方法、新设备引进工作创新。3.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流程优化工作创新。机运专业1.机电设备保养、维护、检修中的方式、方法、工艺创新;2.生产辅助运输系统及提升系统项目改造或局部优化相关创新;3.机运专业相关安全设施本质安全型改进及工艺结构创新;4.围绕优化产品结构和煤质管理开展技术创新;5.水、电、气、暖管理工作创新;地测、防治水一通三防专业1.地测防治水、一通三防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工艺创新;2.地测防治水、一通三防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推广方面不断创新;党群、人力资源工作1.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方面的创新;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创新;3.班组建设途径方法的创新;4.“安康杯”竞赛活动检查、治安保卫“人防、技防、物防”方面工作不断创新。5.党、工、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工作创新;6.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创新;经营、后勤服务1.成本控制体系创新;2.环境面貌综合治理和两堂一舍创建不断创新;3.完善内部市场化运作体系以及修旧利废上的创新;4.物流管理和物资仓储、供应工作创新;5.专用资金、经济合同、招议标管理创新;6.设备、专用工具、配件、材料、加工件管理的创新。(二)纵向系统创新重点思维观念创新1.由安全监察部负责每年组织邀请专家、学者来矿授课,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培训创新骨干,推进思维创新。2.各专业经常利用外出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开阔视野和思路,通过学习借鉴,提升创新能力。3.广泛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全员逆向思维、替代思维、发散式思维、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