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伟副部长在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卫生政务通报》第5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ww.moh.gov.cn2010-04-0709:40:55夯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010年1月27日)新年伊始,我们召开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这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继2005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后又一次专门研究、部署护理工作的全国性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问题,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动员全国医疗系统积极行动起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全面加强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实现医改的总体目标,保证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享受到医改成果,以及在医疗卫生系统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三个内容,供大家参考。一、近五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医疗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增进医患和谐等方面担负了大量的工作。卫生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卫生部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一)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卫生部于2005年公布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护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主要内容是大幅度增加临床一线的护士数量,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的结构,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社区护理,推进护理教育改革等。同时,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将护理工作纳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同步、协调发展;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加强科学管理,推动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全国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我部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和目标。《规划纲要》实施四年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工作得到大力推进。护理工作“三贴近”的原则,是近年来总结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现状,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医疗临床工作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的重要理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未来,都应当是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护理工作遵循的准则。“三贴近”原则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长期作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行动方针,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千万不能说起来重要,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应当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二)加强护理立法,保障护士权益。2008年,国务院公布实施《护士条例》,首次从立法层面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明确护士义务,规范护理行为,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护士条例》着重规定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良好氛围。二是严格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促使广大护士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三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护士执业准入制度,保证护士队伍的基本素质。根据《护士条例》,中华护理学会向全国护士发布了《护士守则》,对护士应当持有的职业操守、行为准则提出了要求。(三)开展专项活动,推进护理工作。卫生部自2005年连续四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2009年又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在工作重点和督导检查指标中,将保证临床护士配置、健全并落实护理规章制度、保证护理质量作为重要内容,促使医院在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和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7-2008年,卫生部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