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情况汇报今年以来,罗山县产业集聚区抢抓省、市、县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始终坚持“四个重在”,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以基础建设、开放引进、项目推进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规划、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主导产业选择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培育初具规模,已经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大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一、发展现状(一)总体发展现状。已入驻企业59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1家,企业总投资67亿元,已完成投资41亿元。今年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5.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67亿元,工业项目投资完成9.47亿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利税2.03亿元,新增就业人口2800人。(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结合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产业转移趋势,主导产业由原来省发改委批复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机械制造拟调整为电子和机械制造。电子产业以电脑、通信设备(手机)及其周边配件生产为主;机械制造产业以农业机械制造和小型工程机械制造为主。电子产业作为近期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规划电子产业园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4层标准厂房26套18万平方米,预计入驻电子类企业30家,总投资达到40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电子产业园已发展到0.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家,总投资7.2亿元,完成投资4.5亿元,其中已投产3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亿元,利税0.5亿元,就业人员3100人。5家电子企业均为富士康、华硕、格力、精英等知名电子企业配套企业,已具备产业基础,为后续进入园区的电子类项目及相关的配套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中投资1.5亿元年产600万件电子变压器的东莞大忠电子为全国电子变压器行业百强企业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投资3.2亿元年产5000万件电子散热器的香港君煜电子是一家集热传导解决方案的专业研发、生产的企业,是富士康集团、华硕集团、精英集团在中国区的热传导产品主要供应商。二、实施措施(一)产业集群培育措施更强。围绕“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产业,重点抓好大忠电子年产600万件电子变压器、同裕电子年产5000万件电子散热器、茗辉塑胶电子年产500万件塑胶五金电子制品、鑫盛电子年加工电路板50万平方米等项目,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一批中小企业入驻电子产业园,形成链式发展,力争在短期内有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二)产城互动效果更佳。一是实施110千伏变电站和投资32亿元的燃气电厂项目建设,解决电力等能源不足问题。二是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廉租房200套10000平方米和公租房1050套44000平方米,解决好企业职工住房问题;三是强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为承载电子产业搭建平台,累计完成四层标准厂房4套34000平方米,在建6套51000平方米。四是加大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水、电、路、通讯等服务项目建设,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五是继续实施火车站站前广场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集聚区形象。(三)招商引资力度更大。虽然近几年两江地区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国内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激烈,我们面临的招商形势很严峻,招商任务很重。几年以来,按照省市要求,我们围绕电子产业编制了主导产业链图谱,为针对性招商、务实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我们依据产业链图谱,在招商上大力突破,采取驻地招商、以商招商、优惠政策招商、委托招商、聘请招商大使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在东莞、深圳、苏州、昆山设立招商办事处,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建立人脉关系,广泛收集招商信息,确保取得招商引资新突破。前6个月,共计签约项目3个,累计签约金额2.5亿元;达成意向协议6个,意向投资额9亿元。(四)重点项目建设措施更实。2012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70.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9个,基础设施项目16个;续建项目11个,年度计划投资6.6亿元;新建项目24个,年度计划投资23.4亿元。截至6月底,已有30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工业项目19个,基础设施项目11个,项目开工率86%;共完成投资15.1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1%,实现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