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桃溪镇土地治理增量资金项目水利措施扩初设计舒城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桃溪镇2010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水利措施初步设计112010年桃溪镇土地治理增量资金项目水利措施扩初设计舒城县水利局勘测设计室二○一○年十二月122010年桃溪镇土地治理增量资金项目水利措施扩初设计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舒城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桃溪镇2010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1.2项目呈报单位舒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3项目实施单位舒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5项目建设年限1年1.6项目负责人宣昌林(舒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122010年桃溪镇土地治理增量资金项目水利措施扩初设计1.7项目范围、规模、内容1.7.1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舒城县城以北的桃溪镇,距离县城10公里,206国道东侧,北接本镇的红光、四圩两村,东至朱槽沟河,南临三沟支渠。涉及桃溪镇枣林、白鱼、河东、苍墩4个行政村。1.7.2建设规模计划土地治理面积2万亩。1.7.3建设内容1.7.3.1水利措施(1)开挖疏浚河道12.91公里,投资384.5万元(财政资金384.5万元);(2)衬砌渠道9.92里,投资361.8万元,(财政资金361.8万元);(3)渠系各类建筑物264座,投资204.13万元(财政资金204.13万元);(4)整治当家塘7口、拦河坝2处,投资218.3906万元(财政投资22.11万元);(5)其他水利措施(设计费、监理费)投资50.80万元(财政资金50.80万元);132010年桃溪镇土地治理增量资金项目水利措施扩初设计1.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032.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016.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省财政配套资金406.4万元,占总投资的20.0%;市财政配套资金20.32万元,占总投资的1.0%;县财政配套资金81.28万元,占总投资的4.0%;自筹资金508.0万元(其中投劳折资457.2万元),占总投资的25.0%。水利措施投资1219.62万元,占总投资的60.02%,其中:财政资金1023.34万元,自筹196.28万元;1.9效益1.9.1经济效益该项目工程兴建后,预计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81万亩,新增农田防护林网面积2.02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99万公斤,新增油料总产量86.4万公斤,项目区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763万元。1.9.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通过对田、林、路、水、电的综合治理,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土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极大地调动农民从事种植业的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稳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市场意识增强,促进项目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3生态效益142010年桃溪镇土地治理增量资金项目水利措施扩初设计项目区建成后,新增农田防护林网面积2万亩,可改善农业区域性小气候,增强防风抗灾(主要为干热风)、保持水土的能力,减轻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为农业生产建起一道绿色屏障。通过平田整地、秸杆还田等措施的运用,加大水分的入渗系数,改善土壤水肥和理化性状,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综上所述,该工程项目发挥效益后,经分析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2.1%,大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基准收益率8%;项目经济净现值为2017万元,经济净现值应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1.79;投资回收期为4.73年,投资利润率22.39%,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总体评价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48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拨1539米。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中部是丘陵岗区,岗岭绵延,山丘起伏。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东部属冲积平原,阡陌交错,坦荡如砥,最低点舒三,海拨7米。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