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汉滨区五里镇四合初中李福猛【摘要】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在课堂上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要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加强语言输出,再次,要创设和谐快乐的情境,推动全员参与。【关键词】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英语交际能力指能与他人自由交流的能力。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正确理解他人欲表达的思想。那么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呢?一、创设学习语言情境,激发交流动机。《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角学习不仅要大量实践来练习而且还要借助环境的熏陶。学生只有在真实语境的交际活动中积极地运用语言,才能发展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现行英语教材贴近现实生活的话题与情境的创设,是以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这些话题有:购物、问路、看病、打电话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动机。要创设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在学生接触英语的最初阶段,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多讲英语,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丰富的肢体语言使学生的听觉思维和口语感受得以熏陶和锻炼。通过学生的正确听和说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听懂英语,能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谓外语环境,最大的“功能”就是“逼”你用英语,这个“用”就是语言的交际运用,这种“逼”当然不是非到国外才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和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师要创设逼迫学生非说英语不可的条件,和在英语课上,学生迟到,她或他不说“MayIcomein?”我就不让他或她进教室,从而迫使她或他回想“报告”用英语怎么说。如果学生给我帮一点儿忙,我就及时说“Thankyou.”“逼”他或她说出That’sallright或You’rewelcome等。充分利用一切环境和机会循循善诱,由易到难,适时适度适量地去“逼”学生,令其不停地说,想方设法地问、答英语。二、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加强语言输出。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有意识地叫学生被动的“答”为主动的“问”。“问”是在语言输入大脑后的输出,能更多的调动大脑的思维。能主动发问是交际能力形成的明显标志之一,是由被动向主动的质的飞跃,这样教师所教的内容,才能被学生主动的消化,吸收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只是答出“Yes”或“No”,大量的语言实践缺失。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表示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强驰有度的理想气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奇偶暗示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使随着教学的深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求他们自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策略方式,增强语言的输出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三、创设和谐、快乐、平等的语言情境,推动全员参与。成功教育的实践向我们展示出每个学生的可塑性。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出公平、平等、愉悦、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习大胆开口,不要怕羞,不要怕出错。教师不要对那些口吃或张口就出错的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其自尊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灵魂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动力。”教师要不断的鼓励,暗示,表扬学困生,应耐心地等待学困生的进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必然是参与性。只有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发展学生英语语言素质。从学生口中主动说出来的英语,远远胜过被动灌输的现成的语言知识,应为这是学生自主思维和创设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结果,是交际能力展示的体现。每一节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创设和谐快乐的情境,学生人人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