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第十七章肿瘤标志物检验为了提高对肿瘤的早期检测、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人们从肿瘤细胞的化学特性、细胞病理、免疫反应和基因表达产物等诸多方面寻找各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对肿瘤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节概述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所谓肿瘤标志物,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存在于组织、细胞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通过对这类物质的分析,能帮助人们从正常组织中区别肿瘤或测定肿瘤细胞核、细胞质以及对细胞膜上的特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具有下列条件:①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应与肿瘤的生长、消退、转移有直接的定性或定量的比例关系;②标志物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比较明显地区别于正常人群和良性肿瘤;③检测这类标志物的方法简便,易推广,而且成本较低。根据肿瘤标志物的来源以及它的特异性,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肿瘤特异性标志物是一种肿瘤所产生的特异性物质。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就是前列腺肿瘤所产生的特异性标志物质,只有患前列腺癌时,PSA才会显著性升高。2.肿瘤辅助标志物由一类组织类型相似而性质不同的肿瘤产生,其含量有较大的变化。这类标志物往往易同良性肿瘤或正常组织发生混淆。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肿瘤标志物分类大致有两种:其一按肿瘤标志物的来源,第二是按肿瘤标志物本身的化学特性。主要包括:①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②糖类标志物;③酶类标志物;④激素类标志物;⑤蛋白质类标志物;⑥基因类标志物。三、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①肿瘤的普查;②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④肿瘤监测;⑤肿瘤分类、分期、定位;⑥肿瘤治疗。第二节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的测定一、胚胎性抗原标志物的测定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许多原本只在胎盘期才具有蛋白类物质,应随胎儿的出生而逐渐停止合成和分泌,但因某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肿瘤状态时,会使得机体一些“关闭”的基因激活,出现了返祖现象,而重新开启并重新生成和分泌这些胚胎、胎儿期的蛋白。胚胎类肿瘤标志物名称性质相关肿瘤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甲胎蛋白糖蛋白70ku肝细胞、胚细胞(非精原细胞瘤)β-癌胚抗原80ku结肠癌胚铁蛋白糖蛋白600ku肝癌胚抗原糖蛋白22ku结肠、直肠、胰腺、肺、乳腺胰癌胚抗原糖蛋白40ku胰腺鳞状细胞抗原糖蛋白44-48ku肺、皮肤、头和颈部组织多肽抗原细胞角蛋白8.18.19乳腺、结肠这类蛋白虽然与肿瘤组织不一定都具有特定的相关性,但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故被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一)甲胎蛋白(AFP)AFP主要是由胎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含糖4%。AFP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是胎儿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正常参考范围】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临床意义】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8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明显增高,AFP检测诊断肝癌的标准为:①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持续4周;②AFP含量有不断增高者;③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200μg/L持续8周。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血清AFP含量的检测对其它肿瘤的监测亦有重要临床价值。如睾丸癌、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等患者血清AFP含量可以升高。(二)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很低。【正常参考范围】成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