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癌变-2014中国实体走向末日编辑提示:应作者本人申请,将本文标题由《2014-私企的末日》改名为《经济的癌变-2014中国实体走向末日》,并附一段前言:“2014年初,我对中国私企做了个简单的分析预测,没想到关注者众多。既然开了头,就说个明白,帖子开篇比较简略,后面补充分析的部分行文仓促。现决定把帖子改名,接下来将继续更新,聚焦中国实体经济,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形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述。”--------壹抹晴天---2014.01.17--------“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私企的末日即将来到”。2014年,绝大多数私营企业将面临倒闭;到2015年下半年,能够生存下来的中国私营企业将寥寥无几。“要钱不要命”的中国人总觉得,“经济”就是关于找机会赚钱,却看不到“经济”狰狞的一面-也就是真实的一面。在未来1年多的时间中,私企作为中国人“要钱不要命”的集中体现,将开始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经济”。“真实”的意思是,无数私营企业主将发现,企业倒闭已经不仅仅是赚钱或者亏钱的问题,而且意味着自己失去未来的生存能力,很多人则连命都要直接搭进去。总的来说,“投降”越早的企业主,及时进行“壮士断臂”的,并且以“击鼓传花”的方式将企业转给其他人,其损失金额往往也越少;而越拼命挣扎、坚持越久的企业,结果大都也会越惨。2010年,我做出关于私企的5年预测。在《2010经济分析-11大难题》中,我分析道:“当人们因为收入越来越少、各种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而焦虑的时候,不应该只看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需要认真分析这个社会的组织状况。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的组织结构决定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这个社会的劳动者收入水平。具体来说,在大机器经济下的私营经济,本身也是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大多数私营经济或者依附大机器生存,或者在大机器经济的“夹缝中”生存。一旦经济形势恶化,大机器会毫不留情地通过“收编”私营经济而维持自己的运转,导致私营经济失去生存空间……从这点来说,现在中国95%以上的企业,可能在5年后将会消失。”从时间的角度,预计到2015年年中,这个预测目标将基本成为现实。而2014年则是私企的集中倒闭期,而私企大规模倒闭之后,将引发相应的连锁反应。什么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简称“私企”)可以定义为,在市场上依靠企业老板自身运营能力实现生存的企业。如果进行细分,中国经济中主要包括三部分:体制经济、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其中,体制经济主要指掌控国家机器的人们开设的企业,依靠国家机器的力量获得收益,并且实现相应的开支。体制经济主要分为两部分:1、显性体制经济,也就是所谓的“国有企业”,例如中石油中石化这种由国家力量维持的“国有央企”和直接与地方经济挂钩的企业;2、隐性体制经济,一些表面上是私营经济,但是由掌控一定国家机器的人控股或在背后操控。根据掌控者在体制中的权力或者地位,依靠体制的力量赚钱,也就是实际上替体制中的权力者进行“洗钱”的工具。由于权力者的权力不同,开设的隐性的体制企业的规模和形式也不同,范围可以大到号称数百亿的金融企业,也可以小到饭店和KTV等“服务单位”。由于这些体制经济并不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作,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只是体制中的权力者进行利益输送的管道。例如,有的人请权力部门的决策者吃饭,决策者选定某个小餐馆,两个人一顿饭吃几个普通的菜,结账的费用是几十万元。外资经济则是在体制的邀请下,进入中国赚钱获利的外国企业,替体制“开发”中国资源和市场,与体制共同分享利益。外资企业有两个特点,一是自身实力强大,不仅资金力量雄厚,还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等等,二是享受“超国民待遇”,也就是拥有各自优惠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等等。而既非体制经济,也非实力强、优惠多的外资经济部分,就是私营经济。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根据统计口径不同,中国私营经济的数量也有一定的差别。例如,根据工商总局2009年年中的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实有私营企业692.35万户,注册资本12.81万亿元,从业人员8212万人;实有个体工商户3063.63万户,资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