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第三编第二次现代化浪潮(1860~1900)19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历史出现了新一轮的现代化浪潮。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力的开发、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化学、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集群的兴起,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西欧、北美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核心地区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其产业结构也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向重工业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从而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这样,19世纪70年代到1900年前后的这段时期就成为“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的迅速推进,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地理面貌和人口分布状况。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法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发展,德国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而此前处于边缘和半边缘地带的日本、俄国等国经济开始发展;位于新世界的欧洲“衍生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迅速发展,美国则一跃而成为头号工、农业强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快了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各国阶级、阶层状况的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诸方面相继作出了一系列调整,以缓和日益加剧的国内矛盾,从而使这一时期成为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阶段。与此相适应,反映垄断资本主义要求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等资产阶级新思潮纷纷涌现,取代了原来处于支配地位的自由主义;国际工人运动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00年前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使全世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连结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与此同时,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主要列强加紧扩军备战并缔结军事同盟,世界形势日趋紧张。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从19世纪20~30年代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19世纪,物理学在研究、应用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卡诺提出了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规律,并测定了热功当量,为建立能量守衡和转换定律作出了贡献。卡诺和焦耳的研究,统一了热和功的科学,并促进了化学变化理论的发展。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迈克斯韦在前人的基础上,出版了《电学和磁学论》,提出了电磁场的基本定律,即迈克斯韦方程组。他认为电磁过程在空间是以一定速度(相当于光速)传播的,从而否定了超距作用的错误观念,并提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结论。物理学的重大突破,为电力的开发和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化学方面,1858年,意大利化学家坎扎罗尼确定了有关原子量、分子量的正确概念;同年,德国化学家凯勒提出了四价理论和碳链学说,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据此预见还存在以尚未发现的元素,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1860年,门捷列夫还发现气体的临界温度,并于1888年首先提出煤地下气化的主张。物理化学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从而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生物学方面,19世纪30—40年代,德国生理学家施万通过观察酵母孢子的形成,发现糖和淀粉都是生命过程的结果,为食品工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他又和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一起,共同创立了细胞理论。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