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凉州区XX年农业生产情况汇报(10.9日光办改)凉州区2009年农业生产情况汇报近年来,凉州区农业生产紧紧围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突出发展日光温室、畜牧养殖、农作物制种等重点产业,积极应对持续旱灾,努力克服农产品价格低迷、病虫危害等不利因素,农牧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取得的主要成效(一)设施农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逐渐提升。近年来,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深入推进,农田配水量大幅减少,耕地大幅压减,主要粮食作物间套、复种面积减少,对全区粮食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区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71万亩,总产量38.5万吨,实现产值7.7亿元;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270个,养殖暖棚面积218万平方米,规模养殖户1.98万户,饲养畜禽754万头(只)。2009年,全区设施农业开工建设25564亩,其中日光温室11064亩,拱型温室1860亩,养殖暖棚12640亩;已扣棚17012亩,其中日光温室6074亩,拱型温室1170亩,养殖暖棚9768亩,分别占任务20000亩的123%、81%。落实30座以上日光温室连片示范点33个,养殖小区99个。预计到今年底,全区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将达到46万多吨,按平均每吨2000元测算,产值可达9.2亿元,农民日光温室人均纯收入将达到770元,较2008年增加120元,日光温室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二)畜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增收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区积极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加大生态养殖小区(场)建设扶持力度,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畜牧养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全区新开工建设养殖暖棚12051亩,新增规模养殖户2500户,新、续建养殖小区(场)99个。预计年底牛、第1页共6页猪、羊、鸡存栏达到32.3万头、74.3万头、81.5万只、252万只,出栏量达到9.82万头、71.56万头、37.38万只、17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97万吨。预计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452元、较2008年增加26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830元的30.08%。(三)区域化种植积极推进,抗旱节水成效显著。为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建设,2009年,凉州区出台了《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和种植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把西营灌区作为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实施灌区推进战略,依托省上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制定地膜补助验收办法,对以末级渠系或井口为单元集中连片50亩以上推行区域化全膜覆盖、垄膜沟灌的地块,每亩给予5公斤地膜或60元的现金补助,带动西营灌区13个乡镇,落实地膜覆盖节水种植面积22.14万亩,占到灌区耕地面积45.5%,夏秋比达到50:50,使西营灌区成为今年50年不遇严重干旱年份唯一完成夏灌任务、受旱灾影响最小的山水灌区。(四)制种产业规范发展,面积效益稳步扩大。今年以来,区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制种产业发展的意见》、《XX县区凉州区农作物种子生产管理暂行办法》2个规范性文件,农牧部门加强制种企业准入管理,按照“一村一企、一村一品”、“确保老基地,有序开发新基地”、“双向选择”和“集中连片、区域种植”的原则,合理划分制种基地区域,对合同签约实行备案管理,规范产前投入、亩产值和服务费标准;加强督查管理,狠抓纠纷调处,严厉打击撬抢基地、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促进了制种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今年,全区共完成农作物制种面积23.18万亩,同比增加8.93万亩,其中玉米21.8万亩、同比增加12.15万亩。洪祥、双城等玉米制种专业乡镇,制种专业村农民制种纯收入预计将达到772元,占种植业人均纯收入的%。(五)加快土地流转试点,促进优势产业规模经营。为了探索加快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区上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第2页共6页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流转形式,指导康宁、丰乐、武南等试点乡镇成立了8个土地流转服务站,建立土地流转试点21个,流转土地2.22万亩。通过试点,探索出了适合凉州区区情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带动、合作社托管、委托流转4种土地流转模式,促进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