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五)景观与园林的基础概念1、园林:“园林”一词最最见于中国文字是在西晋的诗文中。当时所指的园林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实际上早在公园前11世纪以前,早期园林已在中国出现,如西周时代供帝王狩猎游乐的囿,是内有台沼的天然林野区;·公园前16~11世纪中国社会的《诗经》,在《郑风·将中子》中所吟的“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擅”,所指应该宅旁绿地(是建筑庭院的前身)。·汉代以前,供人游赏的园林在名称上与作为农业生产的“园”、“圃”未明确分开。并无“园林”一词,说明生产力园圃是园林的来源之一。·西方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园林,比中国更早。·古代园林产生是多源的:①对神的敬仰,统治者权威的体现;②改善户外活动和消闲的环境;③有的出于对自然的审美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园林的内容更加广泛;“园林”一词也概括了更多的含意。进入19世纪以后,这些方面的变化主要有:①生产力提高→消闲时间增多→消闲内容丰富,户外活动地域更加广远→郊区公园、风景区、旅游胜、休养区等新的园林类型相继出现。②工业和城市迅速发展,大量自然受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人的审美对象从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变为喜爱自然。18世纪英格兰出现风景式园林。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弗·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创造了“风景建筑”(Landseapearchitecture)一词,扩大了已往园林的概念。现代区域规划把大地景观(eenthcape)列为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内容。③观赏植物引种和育种事业的发展创造出日益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它本身也成为园林行业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这也正是目前很多人认为“园林”就是“绿化”,搞“园林”的人只懂植物,不懂景观的观念是根本来源。④植物科学、生态学等以及群众性造园活动的发展,需要许多研究实验,知识普及和示范场所。于是,不同类型的植物园、动物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进一步扩大了园林的范畴。⑤人类生存环境继续恶化和许多门类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建立,提高了人类的生态意识和对自然的认知,使园林建设成为重新创造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情况,现代园林已从过去的一种游憩境域扩大为分布在人类一切生活空间中的人工建造成保存利用的自然景观成分。2、绿地:为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供居民户外游憩,美化市容,以栽植树木花草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是城镇和居民点用地中的重要部分。此词包含三种含义:①广义的绿地,指城市行政管辖区范围内由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郊区风景名胜区等所构成的绿地系统;②狭义的绿地,指小面积的绿化地段,如街头绿地,居住小区绿地等,有别于面积相对较大,有较多的憩设施的公园;③作为城市规划专门术语,指在用地平衡表中的绿化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一个大类,下分公园湿、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千种类。3、风景营建学:此词系直译百英语,也有译为造园学、园林学、风景园林学、景园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等,是国际上有关风景园林学科的通称。19世纪初期西方造园事业开始冲击私有庭园范畴而进入更多的环境,如公园、田园式公墓等。1963年,美国人弗·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ewOlmsted)首创“景观建筑”一词(Landseapearchitecture),并自称为“景观建筑师”(LandscapeArchitecture)。1899年美国成立了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标志着园林学从传统居民出游率×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造园内容发展到包括各种生活环境的园林化和自然保护等在内的广阔领域。1909年ASLA会章提出了“景观建筑学是使土地适合于人类利用和享受的艺术”的定义。4、景观:为多义词,包括下列含义:①泛指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②自然地学中指一定区域内由地形、地貌、土壤、水体、植物、动物等所构成的综合体;③自然地理学的类型概念,具有分类含义的自然综合体,如森林、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