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工程位于*****。其中*****,层数为地下1层,地上3层,局部2层,框架结构。本工程由*****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工程质量由*****有限公司监理,并由*****有限公司总承建,由*****担任项目经理。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一)、土方工程1、依据设计的建筑总平面图,应有规划测量大队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定位桩。施工单位按施工图分别引测轴线控制桩点或设置龙门桩,且应闭合,并填报工程测量放线记录。2、检查高层控制点和现场引测的控制点标高,现场根据需要设置几个控制水准点,并加以保护。3、检查建筑物基础灰线,复核基坑(槽)平面位置尺寸,开挖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放破系数等。4、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做好基坑排水和防止塌方工作。5、机械挖土不得一次挖至设计基础底标高,应至少留200mm原土人工开挖,在基坑边一米内不得堆土。6、检测基底标高,必须达到设计标准。基坑发生超挖,严禁以土补填。如发生失误超挖,征得同意后,可用素砼填补。7、基坑挖土位到并清理完浮土,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勘察、设计和质监对基础验槽,基坑和图纸符合要求后各单位代表签署验槽记录并盖章备案。8、基槽回填土必须待砼基础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回填,并应事先办理好基础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9、基槽填土前应排出积水,清除杂物和淤泥。10、填土要取好土,控制适宜含水量,从最低处开始,有下而上平分层铺垫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压实数遍,压实厚度必须达到土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11、基础回填土应在基础墙两侧均衡的进行,防止基础墙受损和偏位。回填管沟时,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置位移和损坏管道。12、室内土方回填,也应每间分层,均衡回填,并每层用小型打夯机夯实。13、回填土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与检测中心联系派人到现场按验收规范进行土力学环刀试验。检测回填土压实系数是否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14、及时对基坑开挖及回填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定。(二)、砌体结构工程1、对到场的标准砖、承重多孔砖进行外观检查,查看准用证和出厂合格证,然后按批见证,抽样复试,查看试验报告,各项指标复试才能用于本工程。基础工程不得使用多孔砖,主体结构严禁使用实行砖。2、对到场的每批水泥查看准用证和质保书,见证取样复试水泥的安定性和强度,必须先试后用,严禁边使用边复试。3、检查砌筑前砂浆品种、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由实验室试配提供。现场调整砂石含水量后再挂牌,计量设施应完善,计量(准确重量比),4、砂浆的搅拌制作必须用砂浆机搅拌,不得用自落式砼搅拌机搅拌。砂浆应随拌随用。5、对砌体的轴线、中线、界面尺寸和标高进行复核。6、检查基础砌筑前基础面上的杂物、积水、淤泥是否认真清除,并弹出中心线、轴线及大放脚线。7、检查砌墙皮数杆的设置是否按砌筑要求设点,设置方法是否正确,皮数杆上应标示力窗高度,圈梁和过梁的截面尺寸标高等。基础墙、墙身砌筑均必须设置皮数杆。8、观察工人的砌筑方法,宜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度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砖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4砖长;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用包心砌法。9、观察检查砌柱留槎方式。外墙转角处不得留直槎,砌体交接处或施工洞口处留直槎时必须为阳槎,留槎处的多余残浆应随时清除,并按规定设置拉结筋,施工洞口应过墙板,当洞口尺寸≥300mm,应设置预制过墙板。10、检查墙体门窗洞口尺寸,附墙垛、构造柱等位置是否正确。1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砌体,应按先砌墙后浇柱的施工程序进行。12、墙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一超过300mm。沿墙高每500每2Θ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1m,拉结筋末端应设90弯钩。伸入柱内钢筋长度不小于200mm。13、砖应在使用前隔日浇足水含水率宜为10%~15%,砌筑时补浇水湿润,以利砌筑。14、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