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第十三章兽医毒理学的一般知识学习目标理解兽医毒理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其含意;了解兽医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熟悉中毒原因及毒物分类;熟练掌握毒物的毒性作用机理;了解药物及化学物质在食品动物中的残留原因,能够有效地控制药物及化学物质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会使用实验实训十二中药物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对药物及化学物质等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一节兽医毒理学概述兽医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及其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在毒物学、动物药理学、动物中毒病学、兽医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毒理学方法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来源、毒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和毒作用机理、毒物在动物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过程、毒物的残留、中毒动物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除毒物的措施、新兽药的安全评价、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内容。一、兽医毒理学的常用术语【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种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由于该物质自身特性,在组织器官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作用,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病理变化甚至造成死亡,这一物质就称为毒物。由于一般用于治疗动物疾病的药物在一定剂量和浓度时不对机体造成危害,甚至是动物机体必要的组成成分或营养物质,但使用方法不当、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也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伤害。因此,中毒剂量(或浓度)的药物也属于广义的毒物范畴。例如氯化钠是动物机体组织及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也可用来治疗某些动物疾病,但当使用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时,动物也会出现中毒。【毒素】由生物体产生的一类有毒物质称为毒素。由于大多数毒素的化学结构还不清楚,所以通常按产生毒素的生物体不同来命名。由植物产生的能引起动物中毒的毒素称为植物毒素,如棉籽饼粕中的棉酚;由细菌产生的毒素称为细菌毒素,其中由细菌合成后存留于菌体内部,经菌体崩解才能释放出的毒素称为内毒素,如沙门氏菌毒素,而细菌合成后排出菌体之外的毒素称为外毒素,如破伤风梭菌毒素;由真菌产生的毒素称为真菌毒素,如黄曲霉菌毒素;由低等动物产生的毒素称为动物毒素,如蝎毒;由动物叮、咬、刺、蛰释放的毒素称为毒液,如蛇毒、蜂毒等。【毒性】是指毒力,即某一毒物对生物体伤害的能力。毒物对生物体的伤害能力越大,其毒力也越强。使用不同的毒物采取相同的方式给同种动物,致使产生同等程度的中毒反应,则使用剂量越小的毒物毒性越强,使用剂量越大的毒物毒性越弱。【毒作用】指毒物对动物体的生物学损害作用,或毒物引起动物的异常病理现象或变化。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中毒】毒物进入动物机体后,侵害机体的组织和器官,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发生机能性或器质性病理变化的过程叫中毒。所引起的动物疾病叫中毒病。根据中毒病发生的急缓不同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致死量】(LD)能够引起实验动物急性中毒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又称致死浓度(LC)。通常使用致死量或致死浓度来评价某种物质的毒性,致死量或致死浓度越小,该物质的毒性就越强。一般采用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毒物的毒性更为准确。【绝对致死量】(LD100)能够引起所有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又称绝对致死浓度(LC100)。【半数致死量】(LD50)能够引起1/2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又称半数致死浓度(LC50)。由于实验中各组不能够将剂量或浓度控制在刚好使实验动物死亡一半,所以通常使用多组实验动物所得的不同的死亡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最小致死量】(MLD)刚刚能够引起实验动物个别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又称最小致死浓度(MLC)。【最大耐受量】(LD0)能够使所有实验动物全部存活而不发生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又称最大耐受浓度(LC0)。某种物质的最大耐受量都要低于它的最小致死量。【最高无毒剂量】(ED0)是某种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给予实验动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