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安徽省肥东县陈集中学袁根摘要: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做题目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化学新课程改革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化学教学向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化学教学转变。本文在介绍和综述探究式教学内涵构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化学新课程标准阐述了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在分析总结化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方式与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化学教学内容,开发了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案例。关键词: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实施1.引言新世纪伊始,我国开展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提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本轮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理科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标准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成为本轮课改的重点之一。在2001年和2003年相继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后,化学学科在这次新课改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指导原则和全新理念。勿需赘述,以上两部课标在核心理念上和《纲要》一脉相承。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更是以其与社会、技术、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科学探究性迫切要求在基础化学教育中转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以科学探究式进行化学教学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针对化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试对探究式化学教学的实施作初步探讨。2.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构成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式教学的定义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研究自然世界的各种方法,以及依从这些研究所得出的证据而进行的说明和解释。科学探究还指学生为增长知识、理解科学思想和理解科学家研究自然世界的工作方法而从事的各种活动。从学生、教师和科学家的各个方面来看,科学探究是一种多方面的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从书籍和其他各种信息来源中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识,设置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证据复习已经知道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说明,并与别人交流结果”。[1]同样,作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在当今在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热潮中,科学探究成为颇受亲睐的教学方式之一。2.1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组成要素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以便弄清什么情况已经是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结果告之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因此,探究式教学必然包含一定组成要素,才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