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黄绵和一、选择题:(2×30=60分)1.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的种类以及基本原素的含量的描术中正确的是()A.主要的元素是C、H、O、N、P、S其中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B.主要的元素是C、H、O、N、P、S其中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0>C>H>N.C.主要的元素C、H、O、N、P、S、K、Ca、Mg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0>C>H>N.D.主要的元素C、H、O、N、P、S其中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C>0>N>H.2.下列是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①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与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相同的。②双缩脲试剂的甲液与斐林试剂甲液成分是相同的、乙液的成分不相同。③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都要现配现用。④还原性糖的检验中的颜色变化是:浅兰色→棕色→砖红色其中的砖红色是Cu2O。⑤制作花生临时装片时,洗去浮色用的是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⑥观察花生临时装片,看到的是一片橘红色,而不是橘黄色的脂肪颗粒。⑦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甲液后加乙液,加完之后立刻加热出现的颜色是紫色。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⑦B.②③⑦C.①⑤⑥D.①④⑤3.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野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视,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段时间内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λ值反应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B.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来自野兔的竟争者。C.cd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bc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d段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4.用DNA连接酶把被限制酶I(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切割过的运载体(为质粒且只有一个切点)和被限制酶II(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切割过的目的基因(两端各有一个切点)连接起来后,理论上该重组DNA分子能够再被限制酶II切割开的概率是()A.B.C.D.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的限制酶通常是一种酶,以获得相同的粘性未端,利于重组质粒的构建.B.插入的目的基因只是结构基因部分,其表达需要调控序列.C.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通常有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D.在基因工程操作步,只有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1.52.01.00.512345678(λ)abcd(年)其他步骤均发生配对.6.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的原理:a.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c.遗传信息的传递都是遵循中心法则所阐述的信息流动方向。d.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e.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有相对独产性。f.所有生物DNA碱基对均遵循严格的“互补配对原则”。即A总与T配对。G总与C配对——如此,方可使其有相同未端的不同DNA分子得以连接在一起。其中属于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的是:()A.abcB.defC.aceD.bdf7.下列是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都是催化两个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两种酶在发挥作用时都需要模板。C.DNA连接酶连接的是双链,DNA聚合酶连接的是单链。D.DNA连接酶是将存在的DNA片段连接成重组DNA,而DNA聚合酶是合成新的DNA分子。8.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及其化学促融法用的促融剂分别是:()A.细胞膜的流动性和GPTB.细胞膜的流动性和ADPC.细胞膜的全能性和PEGD.细胞膜的流动性和PEG9.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和生产实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生长素浓度相当时,有利于生成愈伤组织.B.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时,有利于促进发芽.C.细胞分裂素浓度小于生长素浓度时,有利于促进生根.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激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生产无籽果实。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其全能性最高,细胞的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