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区群众的贴心人先进社区工作者...在XX县区华侨路街道,有一个被大家称为“社区群众贴心人”的人,他就是街道司法所的金国保同志。金国保自1981年从部队转业来,先后担任XX县区宁海路街道司法助理员,华侨路街道综治办主任、城管科副科长、行政执法大队队长等职,现在华侨路街道司法所工作,曾连续四年被街道评为先进个人。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金国保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有困难、有危险的事,他都是积极主动冲在前、干在前,从不退缩和回避。兢兢业业保稳定,全心全意解民忧,这是金国保的最大心愿,也是他作为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有困难、有纠纷,找金国保”街道司法所是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服务社会和居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多年来,金国保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化作春风和雨露滋润着那些渴求司法帮助的社区百姓。峨嵋岭社区居民肖洪光2001年失业,2003年不幸患上癌症,爱人月收入只有700多元,儿子在公共关系学院读书,因交不起学费退学。无奈之下,爱人杨某离家出走,不管丈夫和儿子的事。金国保同志知道这个情况后及时深入社区,与居委会主任上门做工作。找到杨某,向其宣传《婚姻法》,夫妻有义务互相照顾,对儿子也有义务关爱。越是困难,越要关心理解。通过耐心的帮助教育,杨某最后思想悔悟了,重新回到了丈夫和孩子的身边。拉萨路8号之3单元,刘大爷住在一楼,在门前种些花草,围个砖墙,楼上的孩子在门口踢球,将其围墙踢倒,被刘大爷撞见,刘大爷扭住孩子不放,结果却被孩子的父亲看到。孩子的父亲就向刘大爷动了手。刘大爷跑到街道,向金国保同志哭诉,金国保及时找到孩子的父亲,向其讲明对老人动手不妥,同时,金国保又将孩子撞倒的砖墙亲自垒起来。刘大爷为此给金国保买了烟酒,被其婉言谢绝,并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作为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金国保更多地是以法律为准第1页共4页绳,坚持依法行政、以理服人,为鼓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2002年,南医大要建近百米高的教学大楼,怡景花园居民知情后,聚集100多人在南医大校门口挂上“还我阳光”的巨大横幅,并闯进校园,冲击校长室。此事甚至惊动了省市领导。金国保同志按照街道领导部署来到现场,对他们进行法制宣传,他一面请居民冷静,不要有过激行为,走法律途径,一面敦促南医大找有关部门尽(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快测算,拿出“日照分析图”,以消除群众的猜疑,“日照分析图”出来后,群众的疑惑消除,纠纷得到解决。去年12月,位于新街口的天新商城,因消防设施不到位,造成上百名经营者无法继续在商场经营,给经营者造成一定损失。经营者同业主发生了矛盾冲突。经营者在天新商场正门贴出了“我们下岗人员要吃饭”、“我要跳楼”和“政府救救我们”等大幅标语。金国保会同公安、工商进行了多方耐心的劝阻,要他们顾全大局,相信政府。最终,经营者自己把贴上的标语撕了下来,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关键时刻不能退缩,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关键时刻不能退缩,越是艰险越要向前”,这是金国宝同志常说的一句话。面对困难艰险,有时甚至是邪恶势力,他总是迎难而上,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决不畏难和退缩。2004年7月1日下午2时许,残疾车主戴某伙同四名外区的残疾人闯入街道办事处,他们个个红光满面,酒气熏天,大声嚷着要找街道领导,听到他们的叫喊声,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金国保同志第一个迎上前去,热情招呼,把他们请进司法所办公室内,一边给他们倒茶,一边与他们交谈,谁知还没有谈上几句,只见戴某将刚递到他面前的水杯往地上一摔,一个叫大胡子的残疾人立即将随身携带的雪碧瓶打开,开始朝金国保同志和他们自己身上浇,一股汽油味随之扑鼻而来,金国保同志顿感事态严重,他不顾一切冲上前,争抢盛满汽油的雪碧瓶,并大声喊叫隔壁办公室的同志帮忙,这时一个戴眼镜的残疾人拿起热水瓶就往他的背部浇去,他忍着背部被开水烫伤的疼痛,仍然边推他们出门,边喊科室同志,这时司法所所长、综治科第2页共4页科长等同志闻声赶来,与金国保一起抢下了残疾人手上的打火机,街道分管综治的主任同志也立马赶到现场,制止了他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