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一、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建设情况目前,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加工能力。年加工小麦80万吨、玉米40万吨、油葵50万吨、番茄制品年加工能力40万吨、食用向日葵年加工能力15万吨、脱水蔬菜年加工能力2万吨、羊肉制品18万吨、乳制品设计加工能力80万吨,无毛绒加工9000吨、纺纱750吨的生产能力。2014年,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情况:乳产业:全市奶牛存栏12.05万头;肉产业:全市肉羊存栏892万只;番茄产业:番茄种植面积16.6万亩;脱水蔬菜加工:脱水蔬菜种植面积7万亩;油料加工:油葵种植面积预计25万亩。尽管我市农畜产品资源丰富,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还相对滞后,部分原料阶段性供求趋紧的矛盾日益突出。基地建设滞后、原料供应不稳定,是制约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1、原料紧缺,企业开工不足。以番茄为例,由于我市番茄绝大部分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农户科技意识、田间管理水平千差万别,加上农作物轮作倒茬比较困难,直接导致番茄病害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由于病害增多,农药使用比较频繁,并且也不够规范,又导致农药残留现象,再加上采摘不规范,直接导致番茄原料品质下降。2009年最高峰时年处理鲜果230万吨,生产番茄酱32万吨。2013年因原料不1足,全市41个加工厂22个开机生产,启动生产线24条,生产期一个月左右。许多工厂已连续停产两年以上,大量资产闲臵。其中中粮屯河、富源等十几个企业设备先进,投资均在亿元以上。一些企业之间距离过近,布局不太合理,也加剧了原料争夺。2、基地建设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目前全市1000亩以上第1页共14页种植规模经营面积35.6万亩,仅占种植面积的0.36%。多数农民仍然用种植的多样性来应对市场的多变性,把种植“花花田”作为应对市场的主要选择,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低。养殖方面,肉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3%。总体上种、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这种“小而全”的分散种植模式难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土地和水资源浪费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现有的基础上很难实现,也增加了农企有效对接的难度。3、基地建设不稳定。大部分原料生产受当年市场价格影响,原料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原料短缺或过剩现象。4、订单履约较差。近年来,普遍采取的公司+合作社(或经纪人)+农户+订单的模式在利益的考验下多次失灵,各旗县区政府、协会、加工企业在原料收购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成效不太明显。以番茄为例,当番茄原料供大于求时,不能及时交售,农民排队等候好几天,鲜果成了烂番茄,既造成环境污染,又影响番茄制品质量,更影响茄农收入。农2民交售番茄很辛苦,遇上下雨停电,更是受罪,甚至还因为交售番茄出现过人员伤亡。企业压等压价,农民利益受损。当原料供小于求时,企业竞相抢购,农民唯价是论,造成双方互不信任,矛盾越积越深。许多企业在订单上下的功夫不够,订单约定不细,存在投机心理。多数农民在种植安排上仍是押宝式种植,存在侥幸心理。农企双方没有建立起互信、互利和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种植基础不牢,订单对双方的约束力有限。5、产业化经营层次低。一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突出表现在订单履约较差。当原料供大于求时,企业压等压价,农民利益受损;当原料供小于求时,企业竟相抢购,农民唯价是论。许多企业在订单上下的功夫不够,没有与农民建立起互信、互利和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三是缺乏统一品牌,产品种类少,品牌影响力有限,更缺乏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统一品牌。第2页共14页二、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合作组织、农牧户利益分配现状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的联结方式主要有。企业自建规模化原料基地、开展订单、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XX省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建成有机饲草种植基地20万亩,年产有机牧草20万吨;建成牧场12座,现有优良荷斯坦奶牛28000多头,日产鲜奶量500多3吨,其中生产有机奶约2万吨。云海秋林公司自筹资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