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政府研究室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二〇一三年四月2目录前言................................................1第一章青岛市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现状............2一、发展基础和优势......................................2二、存在的突出问题......................................3第二章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发展原则............................................5三、发展目标............................................6第三章重点发展领域....................................8一、海洋医药领域........................................8二、海洋生物制品领域....................................8第四章重要推进工程...................................12一、企业培育工程.......................................121二、项目推进工程.......................................14三、服务平台建设工程...................................15四、园区集聚工程.......................................17五、合作开放工程.......................................19第五章支撑保障体系建设...............................21一、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建设...............................21二、政策支撑体系建设...................................21三、投融资支撑体系建设.................................22四、人才队伍支撑体系建设...............................23第六章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24一、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24二、建立规划协调推进机制...............................24三、建立产业统计分析制度...............................24附表:海洋药物研发进展情况2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4页前言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被公认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兴产业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美、日、英、法、俄等国家分别推出包括开发海洋微生物药物在内的“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洋蓝宝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并取得了重大成效。以海洋药物为例,目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近10种1,年市场销售额600亿美元以上,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好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目标,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大力推动全市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引领蓝色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依据《国家“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12年,近期规划至2015年,远期规划至2020年。1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海洋药物分别是头孢菌素、利福霉素、阿糖胞苷、阿糖腺苷、齐考诺肽、曲贝替定、甲磺酸艾日布林、阿特赛曲斯和Ω-3-脂肪酸乙酯等。国内主要有角鲨烯、藻酸双酯钠、甘糖脂、盐酸甘露醇等。第2页共34页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4页第一章青岛市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和优势作为全国著名的海洋科学城,青岛发展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一)海洋科研实力全国领先青岛是国家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拥有中国海洋大学等海洋科研与教学机构28家,海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77家,其中海洋生物领域33家;拥有海洋领域两院院士18人,其中海洋生物领域6人;拥有高级海洋专业技术人才1300人,其中海洋生物技术人才200多人。“十一五”以来承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