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杨玉良在2024年复旦高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姓名:XXX学校:XXX时间:XXX杨玉良在2024年复旦高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XX年复旦高校校长杨玉良的开学典礼致辞中建议同学们要“在复旦悟道”。杨玉良院士认为,同学更应该是在高校中“悟道、“受业、释惑”,高校应该提供智慧与思维方法的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回归。他提出高校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贯穿于同学和同学、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以下是XX年复旦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全文。XX年复旦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全文: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日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高校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从今日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信任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日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高校的老师,但假如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同学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判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高校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同学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欢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同学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同学,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第2页共8页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反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高校包括复旦高校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高校,包括复旦高校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高校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判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当然是重要,大家当然必须去仔细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根据怀特海德的说法,假如你仅仅只想学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高校作为同学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高校》当中有言“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然而就现实来看,假如一个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给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过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