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5页前言为了加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工作,结合榆次北—马庄220kV送电线路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认真组织有关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强制性条文,确保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强制性条文的相关内容,并在建设活动中自觉地严格执行和进行有效的监督。第2页共55页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5页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3、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4、DL/T5168-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5、国家电网基建[2005]255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6、山西省电力公司Q/SDO1003-2007《110kV~500kV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第3页共55页第2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5页二、工程概况及特点本段工程线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境内,起自新建榆次北500kV变电站,止于原220kV候榆线“π”接点,线路全长21.612km。全线路为双回路同塔并架,面向马庄站左侧为Ⅱ回,右侧为Ⅰ回。(一)工程组织系统项目法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项目管理单位:山西省电网工程建设指挥部监理单位:山西锦通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施工单位:天津海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质量目标:达标创优施工工期:2009年9月—2009年12月(二)工程设计简介2.1工程名称:榆次北—马庄220kV送电线路工程2.2电压等级:220kV2.3线路回路数:双回同塔并架2.4线路全长:21.612km2.5海拔高度:海拔高度850-1025米。2.6污秽等级:全部为Ⅲ级。2.7导线:两回均为JL/G1A-400/35型钢芯铝绞线(2根/相),分裂间距为400mm,垂直排列不加装间隔棒。2.8地线:两根架空地线均为OPGW光缆。2.9绝缘子:本标段导线金具连接共设计了6种,其中悬垂串2种,跳线串2种,耐张串2种。2.10基础:67基2.11铁塔:67基(三)施工环境:3.1路径走向线路由榆次北500kV变电站220kV架构东起第9、10出线间隔向北以同塔双回形式出线后左转,经南要店村西南,在罗家庄村北跨过220kV榆白Ⅱ回线,左转后跨过拟建的龙城高速公路和太旧高速公路及榆孟公路,经东庄、神堂沟村,跨过涧河和砖厂及220kV榆白Ⅰ回线,在苏村北侧左转,经结岭石村南,在瑞光电厂西南右转,经黄土坡,在河底村西南分为两个单回路钻过候晋Ⅰ、Ⅱ回500kV线路,经赵家坡、施家凹、东家凹、西家凹村,跨过220kV候榆线后,至原220kV候榆线“π”接点,接至已建的四回路线路与220kV马小Ⅰ、Ⅱ回线路同塔架设,经新沟村北,从东侧进入马庄220kV变第4页共55页第3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55页电站南起第3、4出线间隔。新建线路全长2×21.612km。3.2地形与地质地形分布划分表3.2.1地形分布全线大多为平地和丘陵,少数为山地,地表多为耕地、林地。3.2.2地质本工程地势起伏较大,地质主要以坚土为主,约有10%的石坑。3.3气象条件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40℃,风速27m/s,复冰10mm,年雷电日40天。3.4施工现场交通情况条件分析本标段位于丘陵山地地带,沿线小路不是很多,且较窄,仅能农用车通过。再加上地势高低起伏,二次运输困难,不少塔号需人力运输。大型设备的运输需修路解决。3.5交叉跨越跨高速公路1次,拟建高速公路1次,省道1次,一般公路6次,河流1次,钻越500kV线路2次,220kV线路3次,35kV线路4次,10kV电力线16次,380V电力线4次,220V电力线1次,地埋管线1次,光缆11次,通信线11次,待建蔬菜大棚1处,果园3km,林区4.5km。3.6拆除及砍伐砍杨树约300棵,松树约50棵,果树约250棵,枣树约150棵,柳树约90棵,砖厂2处,沙场1处,果园房5间,废弃房6间,废窑洞5处,改迁10kV电力线1km,改迁光缆0.5km,改迁通信线0.5km,迁坟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