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生物制品学第一章二.名词概念l.生物制品: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诊断或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统称为生物制品.2.生物制品学:是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3.基因工程:又称DNA的体外重组技术,即重组DNA的实际应用,它是把细胞中的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后引入到适当的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4.细胞工程:是指一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获得某种有用的活性物质或生物制品的过程.5.发酵过程:也被称为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简单以及代谢过程简单特殊等特点,在合适条件下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生产出人类所需产品.6.蛋白质工程:是指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技术属亚分子水平的基因工程技术,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操纵基因内部的一至几个核苷酸来人为定向突变或改造等手段,从而达到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拼接,以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目的.7.抗体工程:又称为多克隆抗体,即第一代抗体.它是由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病原微生物抗原,刺激人或动物机体后,其B淋巴细胞产生多种抗体分子的混合物,分泌人血清中即称为多克隆抗体.8.生物芯片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生物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课题最终目的是到2005年得到全部人类基因组序列.10.自动生化药物筛选技术:即是大规模测试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机器人自动寻找特殊生物的技术.11.生化工程:包括生物反应器、各种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发酵动力学研究、反应过程条件优化、发酵工艺,过程检测与控制,反应规模建立,过程自动化以及产品的提取纯化、包装在内的下游加工工艺等.12.下游工程或高效分离纯化系统:包括菌体细胞破碎技术设备、固液分离、萃取技术,纯化介质、膜分离介质与器件、色谱分离技术与方法、电泳分离技术、生物工程产品的质量监控与分析检测方法等.三.应掌握的知识点1.生物制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结构、功能、制备工艺、开发现状与发展策略等内容.2.生物制品学发展史分为3个阶段:经典生物技术阶段;现代生物技术阶段;现代生物技术阶段.3.细胞工程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融合、和移植、细胞器移植、染色体附加系、多倍体、单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缺体、三体等技术.4.定点诱变包括删除、插入、置换特定核苷酸序列.其方法包括寡核苷酸指导诱变;盒式诱变;重组PCR定位诱变法.5.常用的色谱分离或高效色谱的方法有离子交换色谱、疏水色谱、反向色谱凝胶过滤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最新发展起来的色谱包括固相金属亲和色谱;超扩散色谱;灌注色谱.四.重点及难点1.代谢工程(途径工程)主要研究那些内容:(1)生物合成相关代谢调控和代谢网络理论.(2)代谢流的定量分析.(3)代谢网络的重新设计(4)中心代谢作用机理及相关代谢分析(5)基因操作.2.经典生物技术阶段特点及代表8000年前~20世纪30年代属于经典生物技术阶段:(1)特点:人们在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各种生物资源(微生物、动植物等),将之生产为各种产品为人类服务,人们还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掌握了一些古老的生物技术,如酿酒、制醋、发明等;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对生物的认识逐渐深化,如1676年发明了显微镜,才能真正感受到了微生物的存在;后来渐渐从”感性一理性一感性”即”实践一理论一时间”认识了许多的生理变化过程,指导了生物技术实践发展.;19世纪中叶,在实践探索中建立纯培养技术,逐渐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产品(如疫苗、酒精、乳酸、丙酮、柠檬酸、淀粉酶等)但尚未形成生物制品学.(2)代表:8000-5000~前就出现了酿酒、制醋、泡菜等酿造技术;1957年利用实验方法证明了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