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能调查并计算家庭、班级、学校消耗资源的情况。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很多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2、知道保护资源的重要性。3、知道学校生能为保护资源做些什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类在进展的同时,也在破坏环境,消耗资源,我们应该保护有限的矿物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2、同意为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出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难点: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浪费的情况。教学准备:图片、40张写有矿物名称的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它们有什么用途?(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沟通)矿产: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矿产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2~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在湖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柔高压的作用,经过亿万年,变成了煤等矿产。经过多次地壳变动,有的矿物被埋得深,有的矿产却露出地表。1)金属矿产①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金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铅锌矿等;2)非金属矿产②可以从中提取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的非金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金刚石、石灰岩等;3)可燃性有机矿产③可以作为燃料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含矿热水、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也包括在矿产的范畴内。2、讲述:由于矿物的用处很多,它们可以制成许许多多生活用品。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矿物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利用。而这种开采活动,从过去到现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二、了解矿物的开采情况,认识到矿物资源正面临枯竭1、提问:你们知道矿物是怎样开采出来的吗?(同学根据自己已有经验介绍)2、老师介绍铁矿石的开采过程和淘金的过程,展示图片。(同学观看开采图片,沟通)3、指导同学做一个体验活动:现在我们教室里也蕴藏着一些“矿物”(展示一个写有矿物名称的纸条代表矿物资源)一共40张,给同学2分钟时间寻找,再给2分钟的时间,同学再寻找.........(开始时容易找,后来越来越难找)同学沟通汇报:前2分钟找到多少?后2分钟找到多少?有什么感受?4、结合体验活动,出示“我国部分矿物资源可开采年限”数据,提问:从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5、提问:矿物资源正一天天减少,假如有一天。这些资源都用完了。那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6、同学讨论、汇报三、了解地球资源的类型1、讲述: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1)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等。A、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B、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以铁矿为例,铁元素聚集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它们多形成于距今26~30亿年的太古时代。远古时代时期,成矿期均以亿年计算。与此相反,人类开采、消耗矿物却十分快速,一个矿区开采期仅为百年、数十年,以至几年,因此,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有的可再生资源假如不注意保护,也有可能变成不可再生资源,如恐龙的灭绝..........2、讲述:自然界的矿物随着人类的大规模开采,数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了,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人们正实行积极措施。(主要有五个方面:节约使用资源、回收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开发新资源、加大宣传。)3、讨论:我们能够为保护资源做些什么?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30%,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例如:每张纸不要随意乱扔掉,本子用完了反面还可以用等等。)4、在生活中,假如我们知道有非法开采矿物的情况,应该怎么办?(《矿产资源法》第三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