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地理及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山西和顺正邦良顺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南部,和顺普查勘探区北段东部边缘,和顺县城东北约10km的李阳镇北李阳村附近,行政区划隶属于和顺县李阳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6′26″—113°38′42″,北纬37°24′18″—37°25′57″。井田西侧有207国道和阳涉铁路通过,沿207国道向北可达平定、阳泉,与石太高速公路和307国道相接。该矿距阳涉铁路泊里煤站约3km,沿铁路向北65km可达阳泉,与石太铁路接轨,向南可至河北涉县,再转向东至邯郸与京广铁路相连,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二、地形与气象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南部,和顺普查勘探区北段东部边缘,地貌属剥蚀侵蚀低中山区,井田内基岩大面积裸露,少部分被黄土及冲积物所覆盖,其上雨裂冲沟发育。井田地势总体为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最高点在井田中部山顶,标高1480.9m,最低点在井田西部的石勒河床处,标高1212.9m,最大相对高差为268.0m。2、气象和顺县地处高寒山区,气温比同纬度太原盆地区域偏低较多,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雪多风,夏秋温和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夏短冬长。据和顺县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如下:①、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7.5mm,2002年最大为697.7mm,2004年最小为429.4mm,降水量年内差异悬殊,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总降水量的60%。历年11月初至次年4月中旬为降雪期。②、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48.0mm,2009年最大为1588.1mm,2003年最小为1348.3mm。1③、气温:多年平均气温7.5℃,其中1月份最低,平均-8.4℃,7月份最高为19.9℃。极端最高气温35.8℃,极端最低气温为-32.1℃。④、风向及风速: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西风,夏季多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02m/s,2006年风速最大为2.3m/s,2009年风速最小为1.8m/s。⑤、霜期及冻土深度: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32天,平均初霜期始于9月,最早9月2日,最迟10月13日,平均终霜期在5月中旬,最早4月14日,最迟6月4日;历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降雪期,一次最大降雪厚度为23cm;每年10月地面开始冻结,翌年4月解冻,冻土最大深度为1.10m;全年日照数为2559小时。3、流域水系井田内地表水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支系。井田内沟谷纵横,大多为季节性沟谷,在雨季有短暂洪水流过,干旱时干涸无水。井田内发育有李阳河、石勒河、青龙庙河,均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雨季各大沟谷洪水汇入这三条河中,最后沿井田西部边界向东北汇入松溪河。4、地震根据山西地震局资料,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井田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属多震区。第二节矿井地质一、地层(一)地层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南部,和顺普查勘探区北段东部边缘,李阳煤矿精查区东北部。井田内基岩大面积出露,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地层在井田东南部零星分布;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地层广泛分布于井田中部;新生界覆盖于各个时代基岩之上。根据李阳煤矿精查区、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顺长沟煤矿补充地质勘探及长沟奥灰水井地质资料,推断井田内由老至新发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及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地层。井田内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及其变化情况由老至新简述如下:2(一)奥陶系(O)1、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岩性上部为深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薄层角砾状泥灰岩;中部为深灰色豹皮状灰岩、厚层状石灰岩;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局部夹有石膏,长沟奥灰水井揭露厚度269.50m,与下马家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2、中统峰峰组(O2f):下部为角砾状泥质白云岩、角砾状泥灰岩,底部为泥质灰岩夹薄层石膏带,中部为灰黄色厚层状泥灰岩夹豹皮状灰岩,裂隙发育,为方解石脉充填,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灰黄、灰色白云质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