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我国金融业的混合经营与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从根本上取决于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金融发展的状况和政府管理体制的特点。从中国的实际看,虽然分业监管体制成立时间不长,有关部门出于新设机构的激励效应,在监管理念和具体措施上试图表现出令人鼓舞的努力,但这并不能掩盖该体制固有的缺陷,如成立银监会实际上是将中央银行的机构和职能予以分解,只是原中央银行监管模式和职能的延伸。各监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各机构间的协调性等仍需改进,监管存在真空,监管成本过高,各部门之间不协调造成效率损失等均已日益突出。一、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其特点针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低水平的状况,为控制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中国采取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模式。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最终形成。它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审批、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等的职责及相关职责。而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上述金融监管职能,着重加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负责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中央银行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仍保留部分监管职能。由此,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形成一行三会“三驾马车”的平行配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的生效,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管理体制基本确立。为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2003年9月18日,“三会”召开了监管联系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备忘录》包括指导原则、职责分工、信息收集和工作机制等内容。2004年3月18日又召开第二次监管联席会议,对如何落实国务院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进行沟通、讨论和协商。《备忘录》还按照分业监管、职责明确、合作有序、规则透明、讲求实效的原则,确立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第3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6页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由相应监管机构负责。明确就重大监管事项和跨行业、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跨境监管中复杂问题及时磋商。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也分别根据不同的职责分工,从不同角度对金融政策、金融机构、金融运行等加以干预。设立上述分业监管体制的初衷在于集中专门金融监管人才,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促进金融业内部的平衡发展,培育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但近几年,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发展迅猛,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金融业开放加快,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多头决策、多头监管模式加剧了各部门在涉及宏观经济调控的货币政策制定、银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率改革、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短期融资券、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计值的债券等金融品种的开发等大大小小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议,增加了政策协调的复杂性,加大了协调成本,降低了政策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第4页共16页第3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6页二、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一)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管必须取得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以保证金融监管本身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杜绝随意性,维护客观性和公正性。目前,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很不健全,无法保证金融监管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虽然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已达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