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技师学院文件粤技院[2011]1号━━━━━━━━━━━━━━━━━━━━━━━━━━━━关于实施《广东省技师学院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校属各部门:为贯彻“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精神,学校决定实施绩效工资制,现将《广东省技师学院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技师学院二O一一年四月八日广东省技师学院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校属各部门:为了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按照“绩效挂钩”、“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研究决定,稳步推进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制,特制定本办法。一、改革原则1、教职工收入与学校效益挂钩、与个人工作业绩及“责权利”挂钩。实行“基本工资+效益工资+津(补)贴”。2、开源节流、增收节支。3、提倡奉献精神,属本职工作的原则上不计补贴或附加课时。二、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全校教职工(含聘用人员),不适用于承包性质的用工(如卫生工、当地聘请的代课教师)。三、绩效工资计算办法(一)、基本工资专职正式或编内职工的基本工资按照或参照国家财政政策给付,聘用职工的基本工资按表一聘用员工月基本工资标准执行。表一:聘用员工月基本工资标准(元)聘用专职教师其他聘用员工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中级职称或技师助理级职称或高级工员级职称或初中级工中高级职称或高级工、技师员级、助理级职称或初中级工普工11801080980880780680580(二)、专职(含聘用)教师效益工资计算办法(一)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1、正常时间授课教学工作量(1)理论教学课时(K理)计算公式:K理=KS×[1.1+XS+XK]KS-实际理论教学课时数;RS-班级实际人数,XS-人数系数。当RS-45>0时,则XS=(RS-45)*0.01;当RS-45等于-1至-5时,则XS=-0.01;当45-RS等于-6至-10时,则XS=-0.02,其他依次类推;XK—备课系数,备一次课上一个班,则该系数为0.1,备一次课上多个班时,其中一个班的系数为0.1,其余为0;(2)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教学课时(K实)计算基本公式:K实=KS[1+XS]×0.65KS—实际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教学课时数;RS—实际人均指导学生人数;XR—基本系数,指导各类实验、实习工种和课程设计的人数系数取值详见表二;XS—人数系数,R—人均所带实习学生的基数,其取值见表二.当RS-R大于0时,XS=(RS-R)*XR;当RS-R等于-1至-3时,XS等于-XR;当RS-R等于-4至-6时,XS等于-2XR;依次类推;表二:指导各类实验、实习工种和课程设计学生基数(R)和人数系数(XR)工种名称数控加工和机加工、叉车焊工、电梯、模具安装与调试制冷、电切削、电工、钳工、汽修、家电、制药其他学生基数R17202530基本系数XR0.0250.02(3)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教学的指导教师核定数Xd及课时计算:班级实际人数<1.5R,Xd取1;1.5R≤班级实际人数<2R,Xd取1.5;2R≤班级实际人数<3R,Xd取2;3R≤班级实际人数<4R,Xd取3。当每班实际带教老师少于或等于核定数Xd时,按基本公式计算;当每班实际带教老师数大于核定数Xd,或因各种原因拆班造成实际带教老师数大于核定数Xd时,按公式K实=KS[1+XS]×Xd×0.65计算总量由系部再进行二次分配后再报送教务处。2、附加课时(K附)(1)专职教师平常(指寒暑假之外)因公出差、学习与培训所耽误的课时不能计入工作量,同时每天另计2课时,一星期最多计10节。(2)承担“以老带新”任务的带教老师每周计1节,并按照粤高技校[2006]29号文交完相关资料至教务处后在期末一次计发。(3)学校安排的新教师汇报课指定评课教师每次计1节,编写新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计3节,修订计1节。(4)公开课每次另计2课时。(5)由学校批准的兼职设备维护员,每周工作量计1课时,材料管理员每周2课时,专职教师兼采购员每周计1节。对实习设备进行小修时,各系部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维修人员一定课时,但各系每周总计不得超过16课时(含维护员和材料管理员课时),广州校区不得超过32课时,同时要求做好相关设备维护记录。(6)由部门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校津贴发放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