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科技厅厅长赵琛在XX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一、2007年全省科技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省科技工作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方党委、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省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其重要体现之一,2007年我省有2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省农科院主持完成的“玉米新品种郑单958”和1个专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平煤集团主持完成的“新型双流态微泡浮选机的研究开发”和王永民发明的“王码五笔字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州大学赵明嗥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的“压电材料的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还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这是我省获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年。闻此喜讯,徐光春书记专程发来贺信。省委、省政府召开了XX省荣获国家科技奖励成果汇报座谈会。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省领导亲切接见了获奖代表,徐光春书记在听取我厅汇报和获奖代表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省自主创新取得的优异成绩,高度赞扬了全省科技工作者在建设创新型河南、加快中原崛起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整合资源,投入省科技资金1.14亿元,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继集团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中标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广±800千伏和世界最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的关键技术设备,合同总额20多亿元。许第1页共13页继集团和平高集团承担实施“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重大专项以来,两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均已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并中标国家重大电网工程关键技术设备近30亿元。根据国家规划,未来几年还有数百亿元的市场前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年产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在产业化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开发的“24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实现了多晶硅规模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即可形成近百亿元的生产能力,并可望带动形成规模达到300亿元的硅材料-光伏高新技术产业链。我省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15亩连片玉米超高产攻关平均亩产达到1064.78公斤,刷新夏玉米同面积世界最高产量纪录,并实现了50亩连片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均亩产超吨半粮。“年产3000吨秸’秆纤维乙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精密铜管四辊旋轧和四联拉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等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了一部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形成或扩大了新的优势产业,使我省在这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二)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逐步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启动实施了“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以此为载体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依托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新建7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信重机组建了省矿物加工工艺及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新建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超过了“十五”建设的总和。研发中心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创新活动的增加。目前,我省企业的研发投入已占全社会投入的70%左右。会同省国资委、发改委、财政厅、总工会等开展了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许继、宇通等8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列,30家企业作为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2007年,试点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新产品贡献率平均达到35.4%,是全省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的6倍。在重点抓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同时,注重抓产第2页共13页学研结合,在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科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