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报告报告一、收运系统建设情况按照“户打扫、村(组)集中、乡(镇)清运、区转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需要,我区已基本配齐全部设施设备,包括每个组配板车一乘,共1355乘;建垃圾房一座,共1362座(部分湾组较大,配建了2座或以上的垃圾房);每3-4个村配臵一辆垃圾一级清运车,全区共25辆;每个乡镇建1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全区已有13座(长港、杜山、新庙、花湖开发区各有2座,沙窝乡、花湖镇在建,其余乡镇各1座);部分乡镇配有洒水车,全区共6辆;区级二级转运车辆5台,垃圾斗10个。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设施设备体系。除此之外,全区各乡镇(开发区),还投资430万元购臵了垃圾箱、果皮箱8659个,投资100万元对压缩中转站进行了维修更新。垃圾收运系统的信息采集工作也正在进行,泽林镇、新庙镇、燕矶镇一级清运车及区二级转运车都安装了jgs定位系统,其余的清运车、压缩站、垃圾房电子芯片正在安装之中,信息采集可为垃圾收运的网络管理提供支撑。二、收运系统运行情况(一)湾组保洁情况据统计,全区所有的湾组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落实了保洁人员,并签订了保洁合同或责任状。组保洁员的责任就是将户打1扫的垃圾及公共场所的垃圾收集到垃圾房,责任主体为村(组)。目前,组保洁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形式为村民轮流值班,由村民理事会排出值日表,安排村民值班,并对当班村民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和考评。如新庙镇英山村的汪家垱就是这种形式;第二种为相对固定保洁人员,同时给予一定报酬,如碧石渡镇的金盆村金盆湾、汀祖镇洪山村张家湾等,每月工资600元左右;第三种形式为半义务性质,即给予象征性的报第1页共15页酬,由小组长或老党员、退休工人、教师等负责清扫,每月给予70至150元不等的资金,如新庙镇英山村的梁家湾,每年的报酬是800元,长港镇峒山村新沟一队每年的报酬是2000元。保洁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市区每年安排每个村10万元的专项资金;二是湾组老板捐资,如燕矶镇嵩山村龙家湾,由金刚石老板龙其准出资,碧石渡镇金盆村的金盆湾由几个老板共同出资;三是农户出资,如杜山镇路口村7组,每户每年出资30元。当前村组保洁还处在起步阶段,一般而言,市区镇(乡)村的示范点都已启动,有固定的保洁员,落实了保洁制度,签订了保洁合同,国省干道沿线村庄,如316国道、239省道、112省道等沿线村庄好于其他村庄。(二)一级清运压缩情况一级清运压缩主要是将垃圾房的垃圾清运至垃圾压缩中转站,负责垃圾的及时清运和压缩站正常工作,责任主体为各乡镇人民政府,目前全区的一级清运压缩已全部启动,其中部分乡镇已采用市场化模式,即市场运作、公司运营、政府监管、以钱养2事。如汀祖镇已与武汉中胜保洁公司鄂州锦江分公司签订了一级转运协议,每年包干价格57.6万元,每周负责对所有的垃圾房清运2次;花湖镇已与红绣保洁公司签订协议,承包价格为每年66万元,负责一级清运并将垃圾送至百洪垃圾场;泽林镇正在恰谈并开始试运行;燕矶镇计划将一级清运和压缩中转整体外包,预计投资60万元,现正在进行商务谈判,选择保洁公司,近期可以敲定;沙窝乡由于垃圾压缩中转站尚未建成,目前仍然采取临时堆放——集中转运的形式;杨叶镇为自行填埋,其余乡镇为自行清运压缩。(三)二级转运情况二级转运即是将压缩中转站的垃圾转运至市垃圾填埋场,责任主体为区政府,具体负责为XX县区城管局。去年11月9日,区住建局(城管局)与XX市中胜保洁公司鄂州锦江分公司签订了二级转运协议,目前汀祖镇、燕矶镇、新庙镇、杜山镇、碧石渡镇、长港镇、泽林镇已融于整个转运系统,每天有垃圾约8-10车(40吨左右),随着清扫保洁不断深入,垃圾总量会第2页共15页逐渐上升。花湖镇为直接转运至市百洪填埋场,花湖开发区仍按原渠道送至黄石黄荆山垃圾焚烧厂;沙窝乡垃圾为先临时堆放,然后集中转运。前段时间的工作,无论是系统的建设还是运行,我区都走在全市前列,这主要得于一是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各有关乡镇负责人亲临一线,靠前督办,抓点带面;二是主体明确,区、3镇、村、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措施得当,区政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