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0页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第一章总则2008-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我省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的时期继续加强矿产资源工作尤为重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基期为2007年,规划期为2008~2015年,展望到2020年。《规划》是指导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第2页共60页第1页共6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0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规划》由国土资源部批准,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实施。第二章现状与形势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矿业的地位和作用(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陕西省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居黄河中游,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8个省(市)区接壤,土地总面积20.5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1%,人口3720万。所处位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作用。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6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11.551.636.9∶∶调整为10.954.234.9∶∶。“十五”期间,我省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矿业的地位和作用矿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第3页共60页第2页共6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0页2007年全省矿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总产值3471亿元,工业增加值1637亿元,利润总额580亿元,税金总额292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应指标的61%、69%、84%和72%;矿产品进出口总值14.1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68.88亿美元的20.6%;全省矿山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44.30亿元,实现利税557.41亿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我省工业化进程,陕北已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化工基地。矿业发展带动了我省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建材、化工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省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二、矿产资源概况我省自北向南依次为陕北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陕南秦巴山区,地跨华北地块、秦岭地块和扬子地块三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强烈,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具明显区域特色,陕北地区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粘土类矿产为主;关中及相邻地区以煤、建材矿产、地热、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巴山区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各类非金属矿产为主。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3种,已列入陕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87种,矿区726处(未含共伴生矿区、地热和矿泉水矿区),除未划定规模的14处矿区外,其余712处矿区中,大型131处,中型172处,小型409处,中小型矿区占整个矿区数的80.03%。第4页共60页第3页共6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0页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