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大纲:第十章经济大革命——以煤、铁为物质技术基础的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小宁)一、工业革命的前提1、政治前提——贵族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经济前提——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加强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国债和税收制度3、技术前提——工场手工业的发展4、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5、独特优势——他国所不具备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竞争优势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征1、棉纺织业——工业革命的急先锋工作机发动机2、冶金业和采矿业——工业革命的中流砥柱3、交通运输业——工业革命的集大成者轮船时代铁路时代4、机器制造业——工业革命的完成者三、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1、结构性变革2、工业飞速发展3、对外贸易与海外运输对外贸易海外运输要求:1、每章前有二、三百字的概述;2、请补充三级标题;3、请使用页注;4、补充相关专著和最新论文的成果;5、附上大纲大约1万字左右。第十章经济大革命——以煤、铁为物质技术基础的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就其狭义讲,是指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生产的过渡,即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最初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巨大的经济变革。它是在各项前提条件具备时,于18世纪60年代迅速开始的。这场变革从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轻工业开始,煤、铁成为其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革和用机器制造机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器是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这场经济大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工业飞速发展,在世界上树立了“工业霸权”地位,在对外贸易与海外运输方面也遥遥领先。一、工业革命的前提工业革命涉及政治的、经济的、科学技术、舆论的各方面的条件。英国不仅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而且还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因此,英国成为最早发生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政治前提——贵族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1688年政变后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合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两党制和内阁制逐步形成。17世纪末开始,辉格党和托利党开始在英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18和19世纪,辉格党和托利党轮流执政。两者都是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利益的政党,只是前者更倾向于大资产阶级,后者更倾向于大地主而已。恩格斯将两党轮流执政称为“使资产阶级统治永存而轮班执政的两个旧政党的跷跷板游戏。”①因为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执行有利于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政策。内阁则由枢密院演变而来。最早的枢密院是英王的最高咨询机关。在查理一世时代,枢密院设置许多委员会分掌各项行政事务,其中外交委员会权势最大。威廉三世经常从这个委员会中召集少数枢密大臣,聚议于密室,决定国策。这个密室便被称为内阁。②乔治一世时不参加内阁会议,内阁会议通常由一主要大臣主持。1721年辉格党成为议会多数党,其领袖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他经常主持内阁会议,位居其他大臣之上,实际等于首相。因此,沃尔波尔开创了政党领袖为首相的先例。1742年沃尔波尔的政策遭到议会的反对,他便同阁员总辞职。从此,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这种责任内阁制度就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它的形成标志着英国近代议会制的确立。它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政权,推行符合其利益的土地政策、殖民政策、贸易政策和税收政策,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进程,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经济前提——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加强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7世纪革命后,圈地运动不再是零星地、非法地进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运用他们所掌握的国家政权,以“议会立法”为名颁布了几千项圈地法令,圈地运动大规模地、合法地进行起来。从15世纪末到1688年革命爆发时圈地只有50-70多万英亩,而革命后的圈地到1876年正式禁止圈地为止,圈地达到800万英亩。圈地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生产资料,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提供了工业革命所需的大量的自由雇佣劳动者。到19世纪初,自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