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为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已势在必行。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08文批复精神,由主体企业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山西####县龙潭沟煤矿、山西####曹家村煤矿等二座煤矿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山西####曹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内。2009年12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14000020091212004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10号煤层,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万t/a,为了满足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矿方委托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补充勘探并编制《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及主要地质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4、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5、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发的《煤矿防治水1规定》。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1、详细查明井田内及周围较大的构造形态的发育情况,查明断层、褶曲的性质、延伸方向及长度,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2、详细查明含煤地层特征,查明山西组及太原组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3、详细查明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5、详细查明井田内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力学性质,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6、查明老窑、采空区及生产矿井的开采情况,查明采(古)空区范围及其积水量、积气、火区情况。7、详细查明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地温等基本情况,并对整合后矿井的环境地质预测评价。8、估算各可采号煤层资源/储量。第二节位置及交通一、位置与范围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曹川镇太寨、寺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县曹川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31′50″-111°33′11″,北纬34°53′37″-34°54′58″。22009年12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140000200912122004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复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采10号煤层井田边界由以下11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圈定:80西安坐标系54北京坐标系1、X=3862494.85Y=19550181.46X=3863000.00Y=19550250.002、X=3862284.85Y=19550181.46X=3862335.00Y=19550250.003、X=3862284.84Y=19548431.45X=3862335.00Y=19548500.004、X=3863949.84Y=19548431.44X=3864000.00Y=19548500.005、X=3864449.84Y=19548431.44X=3864500.00Y=19548500.006、X=3864449.84Y=19548581.44X=3864500.00Y=19548650.007、X=3865189.85Y=19548581.44X=3865240.00Y=195448650.008、X=3865189.85Y=19549813.44X=3865240.00Y=19548882.009、X=3865449.85Y=19549813.44X=3865500.00Y=19549882.0010、X=3865449.86Y=19550476.45X=3865500.00Y=19550545.0011、X=3865014.86Y=19550181.45X=3865065.00Y=19550250.00井田基本为一不规则多边形展布,井田面积5.1326km2。开采深度由520m—260m标高。二、交通井田中部有风(陵渡)—南(沟)公路东西向通过,矿井井口由2公里土路与该公路相接,通过风南公路向西约55公里可达####县城与运(城)三(门峡)高速路相接,由运(城)三(门峡)高速路向北40公里可达大(同)风(陵渡)高速路、南同蒲铁路运城火车站。向南经黄河大桥可抵河南省三门峡市,与陇海铁路及连(云岗)霍(城)高速公路联通。由铁路、公路向东南可达中南及华东各省市。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34第三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中条山南麓,黄河北侧,隔黄河与河南省为邻,以低山丘陵为主的侵蚀山地地貌,素有“####不平沟三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