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第4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2节食物网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生物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⑴预习教材《第4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2节。⑵调查有关食物网的生物资料,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二、教学课题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说出具体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2、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2、让学生认识到各种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失去平衡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3、让学生树立生态平衡意识,要维护生态平衡。三、教材分析《食物网》本课内容在学生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图文,让学生找出食物链中相同的部分,将相同部分相互重叠。然后通过对这些纵横交错的食物链的分析,得出新的概念“食物网”,以此来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彼此复杂的食物关系。得出:其中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它生物的巨大影响,以及保护某一种生物对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网的概念。2、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讨论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教材中“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示意图,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能书写完整的食物网。四、教学方法设疑法、观察法、聆听法、游戏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加强学生的形象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五、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自制的食物链。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知识回顾中国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蝉是螳螂的“美餐”,螳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联系本节课知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螂却又是黄雀的“佳肴”,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识。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提问):1、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定义为什么?概念是?一条一般包括几个环节?2、食物链一般具有的特点是?二、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中分析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知道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仅仅是形成一条条简单的食物链。一种动物可以充当多种角色,它能吃多种生物,例如,鸟可以吃草籽,也可以吃昆虫;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动物所吃,例如,鸟可以被鹰吃,也可以被蛇吃。因此,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三、新课1、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1)绘制食物网同学们各个小组取出上一节课自己组制作的食物链。各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将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重叠起来。重叠号以后各组同学认真观察,看一看重叠后的链接像一个什么形状?总结:我们称这种网状结构为食物网。(2)自学质疑①食物网定义?②在你连的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请画出这个食物网。③如果由于长时间干旱,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青草全部枯死了,哪些动物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④由于人的捕杀,青蛙数量骤减,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什么变化?(3)交流展示分小组汇报自学质疑中的问题答案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特点:1、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互动探究动手做一做得出结论:网状结构①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重叠起来,个条食物链就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营养关系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就是食物网。②3条鹰蛇鸡青蛙青草蚱蜢③蚱蜢和鸡因为他们以草为直接食物④假如青蛙减少,蚱蜢就会增多,青草会减少,蛇会减少,鹰会减少。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