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教科版科学三上3.6《砖瓦和陶器、瓷器》word教案科学概念: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过程与方法: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教学难点:会利用学过的方法推断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教学准备:同学:不同种类的砖瓦和陶器、瓷器各一小块、铁钉、一杯水、滴管。老师:课件教学过程:一、砖瓦和陶器、瓷器1.导入师: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之精神的文化底蕴,给你印象深刻的中国古文化是什么呢?其中有一个文化就是介绍中国的陶器和瓷器。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砖瓦和陶器、瓷器。师:(老师播放砖瓦和陶器、瓷器的图片。)你们在播放的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它们的用途吗?生一一回答老师总结:砖瓦的用途主要是造一些建筑物,陶器、瓷器的用途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用来装饰和盛放东西。2.描述砖瓦和陶器、瓷器的外观特点。师:砖瓦和陶器、瓷器看起来怎么样啊?外观上看起来,你觉得怎么样?用词语来描述它。并填写在书本59页。(同学利用桌子上的材料进行观察)生先描述。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砖瓦、陶器、瓷器的特点。总结:砖瓦的描述:砖都是四四方方的,手捏有点硬,有点重,表面粗糙,砖的颜色不一样。陶器和瓷器的描述:各种不同的形状,圆形比较多,看起来很美丽,瓷器表面很比较光滑,陶器表面不太光滑,像碗一样的形状,手拿有点重。二、讨论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1.复习前4节课的内容师:我们一起来回顾在前四节课中,我们学了比较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一定的方法来判别这些特点。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可以判别哪些材料的特点呢?生一一讲述。2.检验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师:能运用前几节课学到的方法来检验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吗?利用桌子上的材料检验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动作快的小组可以检验它们的多种性质。同学开始实验。并完成书本60页的表格。硬度是否容易吸水在水中的沉浮是否容易折弯砖瓦陶器瓷器3.汇报表格内容,并进行对表格的分析总结出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板书:较硬、砖较容易吸水、在水中沉、柔韧性不好。)三、黏土的变化1.砖瓦的制作过程师:书本第60页有制作砖的过程,请同学们看看。说说砖是如何制作而成,它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师:知道瓦是如何制作的吗?(这个问题同学基本不清楚,通过老师的课件演播和讲解同学才能明白。)师:那陶器和瓷器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同样用课件演播和讲解的形式讲给同学听。)2.总结砖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出示)板书:砖瓦和陶器、瓷器砖较硬较容易吸水在水中沉不易折弯瓦硬较容易吸水在水中沉不易折弯陶器很硬不会吸水在水中沉不易折弯瓷器很硬不会吸水在水中沉不易折弯附送:2024秋教科版科学三上4.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word教案教学目标:1、比较水和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2、运用不同感官认真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沟通。3、培育同学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沟通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沟通。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活动一材料:2个烧杯(一杯水,一杯食用油)、2根木棒、科学记录纸2张、1块玻璃、1张报纸、2支滴管、老师:(油和水各一瓶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3样、天平、2根吸管、2个烧杯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看得见,摸得着,没有颜色,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没有它就活不了。谜底:水2、颜色黄又黄,跟水一个样。身子比水轻,炒菜离不了。谜底:食用油师揭示课题板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