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市秋冬种工作情况汇报(2009年10月11日)一、商丘基本市情商丘位于XX省最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辖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六县一市两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77乡镇、4627个行政村,人口830万,农业人口占66%,面积1.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果、菜生产基地,全市有3个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永城、夏邑、虞城),8个粮食基地县(永城、夏邑、虞城、睢阳、柘城、宁陵、XX县区、民权),8个棉花生产基地县(夏邑、虞城、梁园、睢阳、柘城、宁陵、XX县区、民权),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300多万亩,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粮30亿斤以上,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丘距今约有5000年文明史,素有“三商之源”、“华商之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之火”的发源地,商品、商业、商人的发源地,至圣先师孔子的祖籍、文哲大师庄子和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商丘古城是全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城芒砀山大型汉梁王陵墓群出土的金缕玉衣,被评为1991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汉墓壁画被专家誉为“敦煌前的敦煌”。区位重要、交通便利。商丘是河南距出海口最近的省辖市,是内陆走向沿海、沿海伸向内陆的“桥头堡”、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XX省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105国道与310国道在这里交会,连霍、商亳、商周、商菏等高速公路也在这里相交,形成了“米”字型交通网络。农业基础地位牢固、经济特色明显。商丘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和XX省粮食核心示范区,素有“豫东粮仓”之称。永城枣干、柘城三樱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夏邑食用菌等享誉全国,永城、柘城、宁陵、夏邑分别被授予“中国面粉城”、“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称第1页共9页号。二、商丘粮食生产情况商丘作为全国全省的粮食主产区,历届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坚持不懈地把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增长,连续三年超过100亿斤,2008年达到117亿斤,占全省的1/10强,占全国的1/100。目前,全市农民人均产粮达2000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人均占有粮食1400斤,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粮食生产成效突出,2007年我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2009年2月被XX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组织奖,有5个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精神和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部署,我市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编制了XX市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到2010年、2015年、2020年,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120亿斤、130亿斤、140亿斤的目标任务。积极采取“稳种植面积、重政策扶持、攻单产提升、育种粮主体、强社会服务、建抗防体系”等多种措施,积极探索稳定粮食生产的体制机制,探索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补偿机制,建立起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努力把商丘打造成为国家粮食核心示范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稳定发展提供示范。特别是今年,我市粮食生产经历了十分严峻的考验。去冬今春全市范围遭遇了50年不遇的大旱;麦收期间又遭受强飑线灾害和连阴雨天气,800多万亩小麦三分之一倒伏;秋季后期暴风雨灾害,又造成部分玉米倒伏。在这特殊年份里,今年全市夏粮生产仍然喜获丰收,秋粮丰收大局已定。全市夏粮总产77亿斤(385.65万吨),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增产1.1亿斤,增长1.5%,连续七年增产;单产459.4公斤,比上年增产3公斤,增长0.7%,单产水平居全省第4位。今年我市秋粮面积达到603万第2页共9页亩,同比增加70.6万亩,增13.3%,预计总产达49.8亿斤,比去年增加8.8亿斤,增长20%;平均单产达825.4斤,比上年增加50斤,增长7%左右;我们不仅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45亿斤秋粮生产目标任务,还能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