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质技监〔2008〕21号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江山市2008-2012年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局机关各科室(大队),各直属单位,各有关企业:为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我局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在征求有关部门、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江山市2008-2012年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二○○八年六月二日江山市2008~2012年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为了深入实施江山市委“创业创新、富民强市”总战略,进一步加强我市名牌产品培育工作,全面提高我市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名牌带动效应,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江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江山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我市名牌产品现状“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我市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名牌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品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对树立江山产品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到目前止,全市已有有效期内国家免检产品5个、浙江名牌产品12个、衢州名牌产品39个。名牌产品及其企业不仅成为各行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的代表和“排头兵”,也有力支撑和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市还存在着名牌数量不多、高档次品牌的比例不高,竞争实力不强,社会品牌意识不够,生产规模偏小,品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显现等问题。二、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品为重点,坚持“有进有出,滚动培育,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大名牌战略的推进力度,增强名牌产品培育和评价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进一步明确2008至2012年各级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发展对象,通过对重要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培育,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能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名牌产品。二、发展目标围绕江山“六六产业”结合全市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行业的情况,重点培育以高技术、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产品、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先进标准的产品、省市县三级标准化示范园区或基地的农产品,力争到2012年实现中国名牌和浙江区域品牌“零”的突破,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个以上,国家免检产品达到10个以上,浙江名牌产品达到18个以上,衢州名牌产品达到50个以上,初步形成一批与国际竞争力要求相适应、与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三、工作原则实施名牌产品培育必须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总体要求,注重培育发展,注重循序渐进,培育形成一批能反映江山制造水平和经济地位的大企业和著名品牌,使品牌效应对工业经济的作用明显提升。(一)企业主体原则。企业是名牌开发与培育的实施主体,要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管理能力和营销水平。努力创建品牌,着力提升品牌,精心经营品牌,积极打造知名品牌。(二)坚持市场评判原则。品牌是社会信任度、美誉度和知名度的统一体,是通过长期市场优胜劣汰在竞争中形成的,品牌价值要经受市场检验,得到社会认可。(三)政府推动原则。政府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更新观念,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搭建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支持和鼓励企业培育和发展名牌。(四)龙头企业带动原则。以行业龙头优势企业争创知名品牌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以培育区域品牌为重点,带动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品牌培育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五)科技创新原则。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