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地质报告吉林省春谊煤矿第1章绪论1.1目的与任务该矿井批准开采4-1号、4-2号2个可采煤层,煤层发育比较稳定,市场前景好,有较高的开采价值。截至到2012年末,本矿井共有资源储量844.58万吨,可采储量583.73万吨。吉林省省国土资源厅吉国土资储备字[2005]237号〈关于《吉林省双阳区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长春市地质勘探队编制的《吉林省双阳区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复核)》;提交《春谊煤矿生产地质报告》,为矿山合理开发、生产和管理提供可靠地质矿产依据。1.2位置与交通春谊煤矿位于双阳区长岭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1°58′00″~132°03′35″,北纬46°11′00″~46°12′00″,矿区距双阳区东北18km,交通尚属方便。矿区行政区划属齐家乡管辖。1.3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该矿井处于丘陵地区,井田内地形简单,地势西高东低,井田内地形标高最高为+249m,最低标高为+180.8m,主井标高+242.459m,副井标高+242.01m。矿区内无地表水体,在矿井南侧1km侧有宝石河由南至东北流经,河床标高+110m,本矿区历史最高洪水位线标高+111m,井田都处于最高洪水线之上,不受洪水威胁,在井筒、工业场地周围挖排水沟,防止雨季水进入井下,本矿井不具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条件。1.4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及开采现状1.4.1以往地质勘查工作1994年长春地质队对双阳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探,并编写了《吉林省春谊煤矿地质勘探报告》1.4.2矿山开采现状春谊煤矿始建于1997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a,现在核定生产能力18万t/a,是股份制企业。第二章地质条件(一)区域地层本区地层自下而上简述如下:1、泥盆系上统老秃顶山组(D3L)本组地层出露于本区北部山地,据区域资料,本组地层以灰绿色安山岩、安山质英安质含角砾凝灰岩、角砾岩为主,还有一层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向上逐渐过渡为灰紫色英安岩、流纹岩及流纹岩夹少量灰黑色中基性熔岩。厚约800m。2、侏罗系上统龙爪沟群侏山组(J3Z)本组是本区含煤地层,1993年工作情况来看,本组地层厚约750余m,以灰白色及浅灰色粗、中细粒砂岩、灰色粉砂岩、深灰色泥岩及煤层为主,其次为薄煤层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杂色砾岩等。从含煤情况来看可分为上、下两个含煤段,4号煤层以上为上含煤段厚约8m,含煤4余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4-1、4-2层。本组地层底部发育厚约40余米砾岩,可能为底砾岩。3、白垩系上统松木河组(K2S)本组地层区域资料为上部为灰绿色流纹岩与黄绿色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互层,下部为黄绿色辉石安山岩,沉火山角砾岩、英安岩与英安质含角砾凝灰岩互层。本组厚约1800m。与下部侏山组为假整合接触。4、第四系(Q4)本区为坡积、残积的粘土、亚粘土、碎石、砂等,厚约2~10m。地层出露表表1-2-1界系统组代号厚度新生界第四系冲积层Q42~10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松木河组K2S1800侏罗系上统侏山组J3Z750古生界泥盆系上统老秃顶山组D3L800(二)井田地层该煤井含煤地层是侏罗系上统侏山组,地层厚度750余米,岩性以灰白色及浅灰色粗、中、细砂岩及灰色粉砂岩、深灰色泥岩为主,夹有薄层凝灰岩、安山角砾岩、杂色砾岩等。含煤20余层,其中可采煤层7层,依据含煤特征划分为上、下两个含煤段。1、上含煤段:从11号煤层以上到松木河组底界,该段地层厚度400余米,含煤10余层,其中含全区及局部发育的可采煤层7层,该段是该地区的主要含层段,可采煤层均赋存于此段内。2、下含煤段:从11号煤层以下到煤系基底泥盆系老秃顶山组之间的含煤段,总厚度约350余米,其上部250米为无煤带,下部100米地层中含煤4—5层,均不可采。二、构造春谊煤矿处双阳区东北部,井田内地质构造简单,地层走向北65°东,向南倾斜,倾角15°。在已开拓的7下、8下、9号、10号煤层的巷道中均未发现有断层存在。三、火成岩该矿井内岩浆岩活动很弱,在左右邻近矿井及本矿井中均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到煤层或煤系地层中。四、煤层本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上统侏山组含煤段,含煤10余层,其中10号煤层为中厚煤层,余者皆为薄煤层。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集中发育于5号煤层至10号煤层之间,本段地层含煤系数为2.10%。本矿井批准开采4、5、7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