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我是怎样出生的》表格式教案课题我是怎样出生的授课日期教学内容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2.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3.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并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教学目标运用沟通的方式猎取需要的信息。整理信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教学重点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教学难点把重物绑在身上的体验活动。教学过程反思与讨论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1.谈话:前几节我们已经了解了动物和植物的繁殖过程,那么人类的繁殖过程是如何的呢?2.揭题:(板书课题)二、集体沟通,答疑解惑1.谈话:同学们,你回家后向你的家人了解过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下面我们就分组沟通一下。2.同学分组沟通。3.谈话:你们有没有发觉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4.讨论沟通。5.小结:6.谈话: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观看电脑课件:胎儿的成长。7.谈话:看完刚才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8.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的调查中还了解了妈妈怀孕时的情况,你出生以后,家里的人为了你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两件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吗?9.组织同学进行体验活动:负5、5千克重物;保护一枚生鸡蛋一周。三、总结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运用沟通的方式猎取需要的信息,整理信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意识到生命的宝贵。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更加珍爱生命。作业设计完成实验册p37,38板书设计3.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后记附送: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折形状》word教案教学时间:2024年4月16日教学内容:折形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使用恰当语言描述讨论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异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教学难点: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教学准备:乌龟、蛋壳、罐头盒、纸壳、钢勺、铁管等实物,帐篷、金字塔等图片。同学准备:B5打印纸、双面胶带、剪刀、重物(VCD盒)、鸡蛋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老师想用这张纸将一支笔托起,可是这样操作总是做不到(老师演示),大家有没有简单的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支笔呢?2.同学操作,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3.老师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这支笔的重量呢?4.同学汇报。老师板书:形状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老师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现在我们每组桌子上都有几张同样的纸要增加它们的承受力,我们就需要改变它们的形状,你都能将它们折成什么形状呢?2.同学汇报,老师板书。(板题:折形状)3.老师谈话:大家的办法真多,可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更大呢?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先只折叠圆柱形纸筒、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这四种形状(老师展示四种形状)。要想折好这四种形状,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4.同学汇报,(小组要分工;上下两个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不能留缝……)之后同学进行折纸活动。5.谈话: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那么你认为这四种形状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大小进行排序吗?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6.同学讨论、汇报,记录好预测结果。纸筒的形状承受力大小排序预测实验圆筒...